在乡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鸡肉蛋面,不如火里烧黄鳝。”老家的水田盛产野生黄鳝,每到盛夏,它们便开始活跃起来,在泛绿的稻苗底挖了很多巢穴,躲在里面茁壮成长。此时的黄鳝肉质肥美,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若是用火烧来,更是人间绝味,我们一群孩童便日夜捕捉,乐此不疲。
黄鳝又名鳝鱼,体细长呈蛇形,喜欢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老家水田星罗棋布,水美土肥,是黄鳝的绝佳生存之地,也是我们童年时期的“战场”。每到夏天,大人们刚插完秧,黄鳝便急着钻了许多洞,我们也顾不得要糟蹋谁家的秧,只把鞋一脱,裤脚一挽,高一脚低一脚地踩到了洞穴旁,先静静地观察旁边的出口,以免慌乱之中纵“敌”逃窜。待把握了“战场”详情,便用一根指头,慢慢地顺着穴道向前,只一会便在另一个出口露出了一条尾巴,这时只需再加把劲,黄鳝便整个暴露在我们的视线之下,由于黄鳝体滑,我们每个人都已练就了过硬的“龙爪功”,指头弯曲,中指形成一个扣,狠狠地向黄鳝上半身扣下去,便紧紧地锁住,任其挣扎也不会松动丝毫。
夜间我们也从无睡意,刚吃过晚饭,便准备好电筒、胶桶、竹夹、水鞋,约上小伙伴开始了新的“征程”。夏季的夜蛙声一片,各种昆虫也不甘寂寞,而此时我们却格外的安静,顺着一条条狭窄的田埂,电筒像猎豹的目光,一寸一寸地搜寻着猎物,只见水中有异动,便迅速用夹子死死地夹住,直到放进桶里才松一口气。有时觉得田埂上不过瘾,便脱掉鞋子在田中纵横驰骋,收获自然颇丰,但若遇到水蛇,或者被田的主人发现,我们便关掉电筒,趁着月色快速上岸“逃命”。
抓到的黄鳝自然是要犒劳自己馋了很久的胃。先将黄鳝杀好洗净,若是烹炒,就用碱粉泡一会,去除其腥味后切成小段盛在盘中,同时切好酸辣椒、姜、蒜,准备好酸菜,将柴火烧旺,让油翻滚,然后倒入准备好的着料,再倒入黄鳝爆炒,最后加入酸菜、调料,稍后便出锅上桌,此时香气满屋,让人垂涎欲滴。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火烧黄鳝,先用石头将杀好的黄鳝捶扁,洗净后放入硕大的菜叶中,再涂匀盐、味精,包好后放入正旺的柴火中,几分钟后便可取出,打开烧焦的菜叶时,香气迅速钻进鼻孔,刺激着味蕾,我们便细细地嚼,慢慢地享受这人间美味。
时隔多年,老家的水田都打过除鳝药,黄鳝越来越少,如今水田都已改成了旱地,抓黄鳝更成了童年的记忆。但只要我回家,总是不会甘心,若是夏天,晚上总会打着电筒在田间转几圈;若是冬天,总会拿着小锄到田间搜寻一翻,不为再有收获,只为那段曾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