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歌的年代散文

时间:2021-08-31

情歌的年代散文

  现代社会,情歌就像我们炒菜常用的味素或鸡精,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剂品或不可或缺的元素。加点味素或鸡精,炒出的菜味道就好吃;有了美妙的情歌,爱情就会充满浪漫,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情歌在现在早已不再是时髦年轻人的专利。白天走在路上,你会听到孩子们的嘴里在哼唱《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夜晚走在街上,你会听到路边的歌厅里时而传出《回来我的爱》、《披着羊皮的狼》、《春天花会开》……情歌真正融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我们成长的年代却是一个情歌匮乏的年代。我上中学的时候,正值文革时期,那时候人们是不允许谈论爱情话题的。所有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都成了资产阶级情调,被当作毒草批判。仅有的几个样板戏如《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杜鹃山》、《海港》、《红灯记》等,里面都没有爱情情节,人物都是没有欲望、不食人间烟火的“三突出”式的英雄。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里,爱情都不允许描写,当然情歌就更不允许唱了。可以这么说,在我上中学的年代,就没听到过情歌。我的中学年代,是没有情歌的年代。

  中学毕业当了青工后,上班经过的路旁,散落着几个上杭知青居住的帐篷。我最初听到的情歌就是从那里传出的。在那里,我第一次听到了西部歌王王洛宾的《美丽的.姑娘》,还有那首现在已经记不清歌名的情歌:“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轻轻抽打在我身上……”。当时我对情歌所表达的情感还有些疑惑和不解:这歌曲中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人哪,还愿意让人家拿着皮鞭抽他?这不是犯贱吗!

  年龄渐长,社会大环境开始逐渐好转起来。青工们也开始在私下里偷偷唱起了情歌。我那时已经有了自己摘抄歌曲的的歌本,上面记有许多从朋友那儿抄来的老歌。其中也有几首是文革前流传的情歌,多半都是西部的歌曲。我真正意义上的学唱情歌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然,学唱情歌都是在家里偷偷哼唱,一般不敢到大庭广众面前去唱——一那时唱情歌是要受大家耻笑的,社会环境还没开放到允许人们公开唱情歌的程度。

  七十年代中期,港台歌曲在大陆开始悄悄流行。那时候录音机成了时髦的产品,日本三洋牌录音机走俏中国市场。常在街上可以看到“思想前卫”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手里拎着三洋牌录音机招摇过市。录音机里放着港台情歌和流行歌曲,路上的年轻人都投以羡慕的眼光。我就是在那个年代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和《美酒加咖啡》等歌曲的。但说实话,我当时并不喜欢邓丽君的歌儿,认为她的歌曲软绵绵的,是纯粹的靡靡之音。我从一家报纸上看到过一篇批判文章,说《美酒加咖啡》流传于四十年代初抗战时期的上海,在全民抗战时期,歌女们唱这种靡靡之音,我感觉有点“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味道。为此我还专门为队里的板报写了一篇稿子,人云亦云地批判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多年之后,早已经时过境迁,我才从一家刊物上得知,当年看到的那份报纸也不过是以讹传讹,说的根本就不是历史事实。

  1976年后,随着文革的结束,社会大环境越来越宽松了。禁锢了十年的爱情的题材的影片,终于又出现在银屏上。那时新创作的爱情影片都是很清纯的那种,常见的就是女孩儿在前面跑,男孩在后面追的那种电影慢镜头。还没有发展到像现在这样,接吻、床上戏,好像没有这些镜头就不能称之为电影和电视剧似的。广播中已经可以听到播放爱情歌曲了。但那时的爱情歌曲多半是国外的精典老歌,国内还很少有人自己创作。听得最多的就是那首西班牙民歌《鸽子》——“当我独自离开哈瓦那海港,没人看见我多么忧伤。天上飘着金色的彩霞,亲爱的姑娘靠在我身旁……”这首歌曲直到现在我还能够哼唱几句。

  80年代初期,港台歌曲开始流行、翻唱。港台的爱情歌曲也开始在内地火了起来。当时我还不太喜欢港台歌曲,所以受港台爱情歌曲的影响不大。这期间,我开始恋爱了,后来又结了婚。但从恋爱到结婚,都跟情歌无缘。我从来没有给爱人写过情书,也没有唱过情歌。只是结婚十多年后,一次妻子外出疗养,我曾给妻子写过两首爱情诗,妻子还把它弄没了。每当说起这件事,妻子就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保存好。至于当时诗中都写了什么,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了。那诗的内容也早已随着岁月的风飘散得无影无踪了。

  没有情歌的年代是乏味的年代。有了情歌的伴随,成长的经历就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多了一份幸福和快乐。我自己成长的年代虽然情歌匮乏,但年轻的朋友们现在却不乏情歌。愿年轻的朋友们一路有情歌相伴,在情歌中学会爱与被爱,找到自己的真爱与幸福!

【情歌的年代散文】相关文章:

1.血拼的年代散文

2.复读的年代的散文

3.情歌唱晚心情散文

4.小时光_小情歌的散文

5.近亲不如近邻的年代优美散文

6.不要钱的年代的散文

7.近亲不如近邻的年代散文

8.1000字散文-青春,任性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