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专业,责任与成功散文

时间:2021-08-31

  诺贝尔文学奖新晋得主鲍勃.迪伦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学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就像是养老院,事实上,更多的年轻人死在了大学里”,这句话我在上大学之前就听过,那时只是惊讶,不解。直到自己真正进入大学,我才慢慢理解这句话。

  那时刚进入大学不久,目睹了太多颓废的大学生活之后,我不禁脊背发凉,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害怕自己也变成这样的人。背井离乡,从偏远的小县城来到大城市念书,如果只是为了更好的享乐,对任何一个爱我的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辜负,我只想在大学里,不断地变成一个个更好的自己。每当开始松懈的时候,就提醒自己,可绝不能在20岁左右的年纪在最美好的大学生活中“英年早逝”。

  在学习方面,大学很不同于高中的就是有了明确的专业划分,而我很遗憾的因为高考成绩不够,起初被迫进入了我不喜欢的专业。来河海大学读大学,我就是奔着水工专业来的。所以当得知有转专业机会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绝不能让机会溜走。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整个大一学年。转专业并不容易,必须要有较好的成绩,于是我开始努力的学习,即使不喜欢原专业,也是尽可能的学好。很幸运的,大一一年下来,排名专业第三。算是有了转专业的机会。

  转专业是个能够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水工专业,我需要对它有更多的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能仅凭一腔热情。水工主要培养的是从事水利水电枢纽及其建筑物(大坝,水电站厂房,闸和进水、引水、泄水建筑物等)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换句话说,以后的工作肯定与水利工程建设分不开。而水利水电资源大多在高山峡谷之中,这也就决定了水工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很多专业都要来的艰苦。也正是因为这个,转专业面试的时候,面试的老师问我,“是否知道水工专业就业环境的艰苦”,我答,“虽然没法亲身感受那种艰苦程度,但是我想我知道”,他接着问,“那你还决心要转吗?你以前专业就业也挺好的”,我几乎是毫不犹豫的说,“我下定决心了,而且我会努力的”。我对水工专业的热情就像这样,小时候有幸去参观了三峡大坝,那种恢弘的气势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上善若水,可水也无情,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掌握好控制水能的技术,这样才能让上善的水真正为人类社会造福,而不是带来伤害。为此,我决心努力成为那样的人,愿献出我一生的时光。

  其实在转专业前,还是有不少朋友老师出于关心,给我提出不一样的建议,有建议我转电气的,也有建议我转港航的,亦有建议我待在原专业的。他们给出的原因最后都归根结底于一个,那就是大多数人都觉得中国的水利建设已经趋于饱和,待到我毕业之后,可能机遇会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了。他们说的很中肯,我很感谢,可是毕竟只有我自己最了解自己,我是义无反顾的选择这个专业的。我个人的一些鄙见,纵观几乎所有的水工建筑,大坝,存在着很多技术难点需要从业者去攻克。比如鱼道,是为了减少大坝建成之后对鱼类的影响而被设计建造的,可是对于很多大坝来说,鱼道完全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鱼根本不会按设计的道路去游。换句话说,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带来的生态问题,也是业外人士广泛指责的问题,还是处于一种没法很好解决的状态,这是目前水工行业的技术难点。乐观的说,机遇总是伴随着问题一并到来,诸多问题的存在也就给我们新一代的从业者带来了施展的机会和努力的方向。所以,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

  人从出生起就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爱因斯坦曾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的获奖感言中说到:“我是为了全人类而活。”可能渺小的自己很难做到他那样伟大,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个活的有意义的人,肩上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这责任可能来自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亲友的关心照顾,学校、老师等的辛勤培养。活着只顾自己享乐的人生是无比自私的人生。并且事实上,唯有背负着责任,我们才能走得更好。

  在这个20岁左右的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仰望星空,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成功,也应该脚踏实地,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遇见机遇的时候有能力去抓住它,而不是让它溜走。何况成功也分很多种,而我梦想的就是能够给水利工程科学做出一些贡献,给世界带来一些好的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愿意为之倾尽我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