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最近学习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我将每道题的多种方法都让孩子做为了解,增强孩子的思维。
例如:每个方阵有8行 , 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
讨论:同桌之间说说如何求解?
交流:
生1:8×10×3
=80×3
=240(人)
师:8×10表示?
生1:一个方阵的人数
师:再乘3?
生:就变成3个方阵的人数。
师:对。我们在一起看看他的方法。要求3个方阵的人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人数。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
生:我用分步和他的方法一样。
8×10=80(人) 80×3=240(人)
师:分步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还有吗?
生:我写的是带小括号。 3×(8×10)
师:你的方法也很好,和大家说说先算什么?
生: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师:对,小括号有优先的权力,先算小括号里的,8×10=80,也就是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总人数。
带小括号的和上面都是同一种方法,只是不同的形式。你们可真厉害,一种方法列出了多种算式。还有其他的不同方法吗?
生2:8×3×10
师:给大家讲讲你列的算式?
生:8×3=24,求的是3个方阵一共有几行。然后每个方阵有10行,也就是24个10。
8×3×10
=24×10
=240(人)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但是形式不同。
生:分步:8×3=24(人) 24×10=240(人)
师:你们认为他写的对吗?(孩子们没有发现)
8×3求的是什么?
生:3个方阵有几行?
师:对,那么第一个算式的单位应该用“行”,而不是“人”。一定要根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来选择合适的单位。
生: 10×(8×3)
师:很好,但是这个怎么计算?说说运算顺序。
生: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方法二中同样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算式,但是思路是一样的。还有和前两种思路不同的方法吗?(此时举手的很少,有个孩子唯唯诺诺的举着小手,似乎又要放下,我立刻叫他来说说)。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3×10×8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
(孩子笑笑,没有回答,我想可能是蒙出来的,或是觉得反正得数和前面一样,应该对,但自己并不懂)
师:那我们一起想想这道题这样列式可以吗?
3×10×8,3×10表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了第一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接着又画了第2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又画第3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问孩子们这是什么?
生:(有些孩子似乎明白),3个10,
师:3个10代表哪的人?
生:3个方阵的第一行的总人数。
师:对,是3个方阵第一行的总人数,每行人数一样吗?
生:一样。
师:对,接着怎么办?
生:有8行,再乘8.
师:对,那同桌之间在说说这个算式每一步的含义。
孩子交流完
师:这个思路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这个思考不太容易想,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想出来的方法。
生:有好多。
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能多动脑筋,从多方面来思考,就能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我花很长时间和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一道题,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可以让孩子感知数学神奇,让孩子感受其实数学并不难,碰到不会的题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