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的日记

时间:2021-08-31

春节放鞭炮的日记汇总

  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春节放鞭炮的日记,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篇一: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春节放鞭炮的由来,放鞭炮是过年的习俗之一,那么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你了解吗?过年放鞭炮,源于一个叫“年”的怪物。具体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春节放鞭炮的由来。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

  鞭炮的起源非常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构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之后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但是,这时人们仍然一向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这天。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是出于迷信,认为鞭炮能驱邪、避瘟,保佑家人平安吉祥。有关放鞭炮还有着一个搞笑的传说。过年时需要放鞭炮的原因,恐怕非常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叫“年”的怪物。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踏壮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弱点。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贴红联、放鞭炮、挂红灯,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声音。所以过年大家都要放鞭炮。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这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篇二:年放鞭炮应做好护眼措施

  鞭炮声声辞旧岁,放鞭炮就应是春节期间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活动,但是每年的春节因为放鞭炮而导致眼部、手部炸伤的新闻都不会少见。因此,小编在此提醒各位读者,在给自己的小孩放鞭炮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护眼的措施。

  由于眼睛十分柔软,强烈的爆炸冲击常会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所以,为预防眼睛被鞭炮炸伤,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放鞭炮时佩戴一副眼镜。但需要注意的是,佩戴的这副眼镜必须不能够是玻璃镜片的,因为一旦镜片被炸裂,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树脂镜片是放鞭炮时佩戴眼镜镜片的最好选取,因为这种镜片即使被炸破裂也不会划伤眼睛。

  一旦眼睛被鞭炮炸伤,来到医院之前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做任何处理。与其他外伤不同的是,任何按、压、揉、碰的行为都会对炸伤的眼睛造成进一步损害,即便是用清水冲洗,家用消毒液涂抹,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

  此时最就应做的事情,是尽快就近去医院请医生进行处理。如果眼睛未受到明显伤害,没有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则将眼周围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篇三:新年放鞭炮习俗的由来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以前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完美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之后,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齐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必须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先,"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

  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非常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明白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篇四:为什么新年要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以哔哔叭叭的鞭炮声除旧迎新,驱赶年兽。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情绪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好处: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但是,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那么,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关于为什么新年要放鞭炮,新年放鞭炮习俗的由来,咱们一齐来看看网友怎样说:

  @张雪飞:想想快过年了,放鞭炮,贴对联,红红火火的,穿着新衣服,跟老人们要压岁钱,还是小时候好。

  @巴土人家恩施菜馆:【新年的味道】滚雪球、剪窗花、放鞭炮……看着这些年味十足的微缩景观,你有没有开始怀念昔日热闹的新年呢!南方滚不了雪球那就学摄影师,搓个糯米团子回味一下咯![哈哈]

  @纪雄峰:过年放炮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已经无关什么鬼神之说,更多的是对于中华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另外别动不动就用侵害他人权益来说事,如果不是鞭炮吵到您,而是小区装修或是有施工工地,是否也就应让他们停工

  @锦江之星大连开发区:#新年“星”愿望#!声声的爆竹预示着完美的明年,火红的春联已把期望点燃。咱们已不在乎是春暖还是严寒,咱们只明白脚踏实地走好每一天。迎接每一个挑战,创造每一章新篇,是咱们不变的誓言!带着坚强与骄傲,让咱们大声说一句:朋友,,马年快乐

  @涛声微言:#儿时记忆#儿时过年放鞭炮是我最可乐的事。那时鞭炮不限制,当地盛产,俗称营子的爆仗,老鸦窝的鞭,塘坊的起花上了天。一进腊月,郑母集河滩鞭市就热闹起来,卖鞭的趁着放,边放边哟呵:卖不了放得少啊,又点上连……那时除赶集过瘾外,平时还拣点烂铁头等换几毛钱,留着过年两三毛钱换一挂鞭。

【春节放鞭炮的日记汇总】相关文章:

1.关于春节放鞭炮的日记

2.放假过春节放鞭炮的日记

3.春节放鞭炮

4.春节放鞭炮的作文

5.春节放鞭炮作文

6.春节放鞭炮日记

7.春节放鞭炮图片

8.春节-放鞭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