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好久没有骑行了,昨日在同事张的鼓动下,决定今日随'群'骑行。今日一早9:20左右,一行18人在东车村花木基地门口**出发。可能是由于久未出行的原因,今天的骑行给我的感受很多,略记如下,不足之处,骑友们见谅。
花木基地门口,18人集齐后,领队一声令下,出发。我放眼望去,骑友们个个运动衣、头盔、绑腿、背包、水壶,一应设备备置齐全,我还是棉衣在身,暗暗自嘲不像一个骑行者。一位熟悉的骑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没参加过骑行吧,没事,大家就是一起锻炼呗。这句话说的我顿时轻松了许多。其实装备我不在意,只是觉得26的车子怕跟不上队伍,拉后腿,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这辆老26变速车子还是很给力,没丢份。
队伍走确山、唐窑,过川口桥、川口村、赵吾村、洼里村,直上橡子园。其实,在过了东庄村时,我已经开始大口喘气,小腿肌肉开始发酸、发紧。经过一位队友时,队友看了里程表才刚走了8公里。领队说,一趟大概有20多公里,只能算是一般强度的骑行路程。不会吧,才过了8公里就已经这样了,后面的十几公里咋办呢。不行,无论如何不能半途而废。看看后面,只有一位队友和领队殿后,前面的队友已经超过弯道不见踪影。
领队是一位很有骑行经验的热心人,前后照应着队友们,不时的给队友们鼓劲。看着他,瘦瘦的,不大喘气,不流汗。心里想他咋看起来就那么轻松呢,我坚持锻炼能像他一样吗。队伍到了山口,领队说,前面就一条路,坡陡不好走,大家休息一会儿,喝点水,补充一下体力。一会儿,能骑上去的慢慢骑,不能骑的就推着车子走,大家要跟上,不能掉队啊。我没有带水,幸好有同事张带了足够的水,解决了我一路上的补给。同行的两个50多岁的骑友,一直都是慢慢悠悠的骑着自行车上坡,大概50多度的坡都没有下车,真是让人佩服。
大地在我脚下渐行渐远,寂静的村落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山沟下沿着八套河修建的三淅高速公路像一条玉带横贯南北。沿着水泥村路,一会儿骑行,一会儿推行。大约11:00左右,翻过一道山梁,橡子园便突兀的出现在面前。我站在山梁上,理了理衣服。因为下面是一段百十米的下坡路,我便跨上自行车,一边往下冲,一边冲着橡子园大声喊:'我来了' 。此时的感觉就像:大热天扑进了清凉的大海,抗日战争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聚歼了国民党王牌师活捉了王灵浦。惬意。爽!
橡子园有十棵树,周边被洼里村一王姓村民用铁栏杆围了起来,树间的空隙处有一间小屋。屋前左边有树四棵,右边三颗,传说栽树者是按“七星宿”布的局。后来又在这七棵树的左右前面各补栽了一棵,在七棵树的右边补栽了一棵榉树(本地叫孢子树),其他的树都是檀子栎(本地叫橡子树,因其果实橡子富含淀粉能充饥)。据说,补栽这几棵树也是有讲究的,什么照应28颗星宿,十全十美等等。这十棵树,年龄大的800多岁,小的也有150岁。这些内容都是听同行的一位老者所讲,还有关于抗日期间的传说。看完橡子树,大家坐在园外的一堆麦秸旁休息,我在一片荒草根上 躺了下来。高高的天空湛蓝湛蓝,几朵白云飘然而行 。这情景就像是宽阔的大海上几艘帆船在徐驶,寂静的山林间百灵鸟在穿行歌唱。心灵舒畅的无比自由,犹如翱翔在碧空的大雁,游荡在深海里的金枪鱼。惬意的放纵!
来到这里,合影留念是必不可少的,领队的喊声既是**的命令,又是离别回转的信号。大家选择了继续向东前行,绕行至南朝水库回转的路线。车子在山区间的土路、石子路、水泥路间颠簸着前行。一段段矮矮的残破的土墙,一间间烟熏火燎黑黑的窑洞,一声声此起彼伏回荡的犬吠,就是这三三两两散落在山塬间的自然村落的写照。有几分“桃花源”的味道。惬意的宁静。
“看,水库”。出了山涧,南朝水库就在眼前,清澈的水吸引了众多人来此休闲、烧烤、垂钓。南朝村下**后,领队说,午饭安排在灵芝坡农家饭庄。话音未落,已有几辆车箭一般的冲上了公路。是啊,不觉间已经中午12:40了。向着目标前进。临到饭店时,我的两条腿已经有些麻木不支,身边呼啸而过的队友鼓励道,快到了,加把劲。远远地看见了灵芝坡饭庄的彩旗,我真想说一句:“赶紧来碗面条”。8元一位的农家饭菜,不奢华,很受用。下午1:30,汤足饭饱之后,队友们挥手告别,各自回家,结束了骑行。
下次骑行的目的地在哪里呢,也许领队也不知道呢。回家后先冲个热水澡,再泡一壶茶,边写日志边喝茶。惬意的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