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智慧叫钝感的人生哲理

时间:2021-08-31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有一种智慧叫钝感的人生哲理

  作为企业的外部顾问,我经常有机会去不同公司与管理者交流。在谈到人才话题时,我经常问他们一个问题:你眼中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是什么样子?你最赏识他(她)哪一点?

  “很能干”、“我喜欢他的执著”、“最优秀的员工都是对公司忠诚度最高的”——他们的回答莫衷一是。一千个管理者眼中似乎会有一千种不同的优秀员工类型。

  如果说优秀管理者必然会形成某些共性如高瞻远瞩、善于鼓舞士气等,那么优秀的人才也必然会有某种共性存在,但这种共性会是什么呢?

  “最优秀的员工都有一种看不见的韧力,他们不一定是最有能力或最聪明的,但他们一定是对公司的生态环境洞察最深、理解最深、把握最到位,从而能够以最合适的状态及心境应对一切的变化。”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总这样跟我说。

  我深以为然。

  的确,在对多家公司的仔细观察中,我发现这些被管理者视为优秀人才的员工,他们除了有一般性的优秀品质之外,都具有一种韧力——在与公司共同发展过程中,他们无论是处于逆境、顺境,面对表扬或批评,都无法轻易动摇他们对于自己工作能力或自我价值的判断。

  很多时候,他们是同事眼中不识时务的顽固者,他们是别人眼中环境反应的迟钝者,但经过许多次的考验之后,这些“迟钝者”却往往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获得管理者的赏识,成功实现晋升的梦想。

  在职场生态圈中,“钝”也能成为一种力量或者一种优势吗?

  如果说敏感力是一种外在的洞察力,那么钝感力则是一种内在的坚持力。相对于洞察,坚持力是一种更持久的耐力与爆发力。在职场生态圈中,有太多的聪明人,有太多的见风使舵者,某些时候他们逆向而流的“钝”感,却更加赢得别人的信服。

  钝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

  “钝感力”一词,按照单纯的字面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钝感”相对敏感而言更像一种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形象之所以广受欢迎,正好是说明了钝感力的妙处所在。

  职场就是一个个不同生态圈,在这种生态圈中,互相的竞争、斗争在所难免,弱肉强争、优胜劣汰也是常态。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是必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价值的内在认同、对目标实现的不变坚持,从而在努力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排除各种杂音与干扰。正是这种貌似“迟钝”的顽强意志使人能够突破重重障碍,步步向前,最终实现自己的发展梦想。

  支撑钝感力的两种素质

  一个人钝感力的形成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必然有着某些素质的支撑。但我们仔细分析那些有着钝感力的成功者时,可以清晰看出,在其钝感力背后有两方面的素质支撑:

  钝感力素质一:自我认知力。钝感力之所以让一个人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胜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钝感的背后是强烈的自我认知力,或者称之为自信力。

  认知自己是困难的,但是能够正确而深刻地认知自己,无疑是一种出色的能力——许多出色的成功者共同拥有的素质之一就是,他们都清晰地知道自己优势何在、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去。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中,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冷静分析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判断出自己优势与劣势,从而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华人首富李嘉诚早年生活艰苦,经历过无数磨难。少年时的他曾在香港的茶楼里做侍应生。虽然身为侍应生,但李嘉诚有种强烈的梦想:成为一名实业家。可是,像他这样没有后台、没有本钱的人,该怎样才能投身实业呢?

  自小早熟的李嘉诚对自我有强大的认知能力,他相信自己有做销售员的潜质,而且做销售员可以为自己更快积累资本成就实业家的梦想——在这种强烈自我认知引导下,17岁的李嘉诚大胆地迈出了新的一步,他辞掉了茶楼里的安稳的工作,成为一家塑胶厂的推销员。

  在辛苦的推销生涯中,尽管经历种种艰苦困厄与打击,但李嘉诚毫不退缩,而是“迟钝”地去回应各种嘲笑,因为他从17岁那一年就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能力。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凭着自己的潜质终会成就一番惊人事业。

  由于自我认知而形成的钝感力是一种高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在充满压力与挑战的生涯中,在最失望、最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摇曳着的希望之灯,鼓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钝感力素质二:激励力。日本保险界最成功的推销员原一平,小时候因为家境富裕,他从小就像个标准的小太保,叛逆顽劣的个性使他恶名昭彰而无法立足于家乡。后来家境中落,23岁时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孤身到东京打天下。

  原一平刚刚涉足保险时,毫无经验,不仅言辞笨拙经常得罪客户,而且由于他身材矮小,而饱受讥笑。作为一名曾经家境辉煌的富公子,生活的天空似乎一下子塌了下来。

  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原一平,贫富两重天的生活变化令他明白激励自己的重要性——在原一平内心,他时刻为自己燃着一把“永不服输”的火,激励着他愈挫愈勇。

  27岁时,原一平的业绩成为全公司之冠,并且夺取了全日本的第二名。36岁时,原一平又成为美国百万圆桌协会成员,协助设立全日本寿险推销员协会,并担任会长至几十年。

  原一平辉煌的营销生涯是由一连串的成功与挫折构成的,他的成功是一个自我激励、自我超越的过程,“钝感”所形成的强大激励力,使得他步步跨越障碍,走上了成功的巅峰。

  职场生涯就像一场战斗,是一场不间断的、让人无喘息余地的追逐。在一次次胜利中间夹杂着许多次失败和拒绝,在喜悦、期待、得意与兴奋之中往往夹杂着恐惧、拒绝和失望。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也不论遇到多少次挫折,对于拥有钝感力的人来说,他们始终相信: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从许三多到原一平,他们的成功就是钝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