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他总会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比如,午睡时,他会突然放声歌唱;做早操时,他会悄悄地躲起来;美术活动中,他不是将画纸揉成团到处扔,就是将双手涂满颜色吓唬同伴……这一系列的行为使孩子们逐渐与他疏远了,甚至合谋对付他。
那天体育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排着两列纵队在我的带领下一起进入活动室。平时,毛豆经常故意走在队伍的最后一个,有时甚至相隔很长一段距离,那天也不例外。正当我带着大多数幼儿走进洗手间时,一名幼儿跑来对我说:“老师,他们把毛豆关在门外面,不让他进活动室。”我闻讯赶紧离开洗手间,朝活动室前门走去。门的周围没有一个孩子,可当我想打开前门时,发现门已经被反锁了。透过门中间的玻璃看外面,毛豆也并不在呀!我正纳闷的时候,传来几个孩子的声音:“老师,快点,他们把后门也关起来了。”我转头看向活动室后门,那里果真围着一群孩子,他们正用自己的身体用力抵住门。我隐约听到门外“咚咚”的敲门声。正当我准备发问时,几名孩子朝我的方向跑来,边跑边喊:“快,毛豆要从前门进来了。”我顺势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或许还没有从兴奋中回过神来,被我拦住去路的孩子们在停下脚步的同时,还不忘对后面的同伴高喊:“快点!”我非常生气,喝问道:“你们在干什么?”孩子们被我的威严惊住了。就在此时,一个身影静悄悄地走到前门,轻轻地打开保险和门,把气喘吁吁的毛豆迎进门。这个身影正是我们班的小鸽子——一个文静的从不多话的女孩子。
经历一番波折进入活动室的毛豆,顾不上休息,径直向我奔来。他喘着粗气,非常委屈地对我说:“老师,刚才他们不让我进活动室,他把前门和后门都——锁——起来了,是小鸽子‘救’了我!”他故意拉长了“锁”这个字,就是为了让我知道孩子们在合伙欺负他。看着他满脸的汗水和无辜的表情,我心生怜爱。
是啊,毛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似乎经常给大家制造麻烦,但他这样被同伴欺负正常吗?难道他就不该拥有朋友吗?难道他就不该获得朋友的关爱吗?或许有了朋友的帮助,他能有所改变呢?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那个身影,“关门”事件中唯一向毛豆伸出援手的孩子——小鸽子。那个曾经“救”过他的小女孩,那个让他心存感激的小女生,愿不愿意接受毛豆做朋友呢?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我将小鸽子叫到身边,轻声地问道:“小鸽子,上次你看到毛豆受欺负,帮助了他,真是个好孩子。你瞧,毛豆在班上一直没有朋友,我想帮他找一个朋友,你愿意做毛豆的第一个朋友吗?”小鸽子听完我的问话,马上就点头应道:“我愿意跟毛豆做朋友。”为了让事情能够顺利地进展下去,我又对小鸽子作了特别交待:“从现在起,我就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你,做毛豆的第一个朋友。如果你发现他有做错的地方,就立刻指出来让他改正,你要多帮助他。可以吗?”小鸽子非常高兴而又认真地点了点头。
一天,做操之前,我走到毛豆身边悄悄地对他说:“毛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帮你找了一个朋友,你猜是谁?”他摇摇头说:“我不知道唉!”我面带笑容地告诉他:“你的这个朋友就是小鸽子。”听了我的回答,他居然腼腆地笑了。我随后问道:“你喜欢这个朋友吗?”“我喜欢,我要。”他连忙回答。原来,这个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是如此重视和珍惜这个朋友,他的表情和回答更让我坚信我替他找的这第一个朋友是他需要的,是他渴望的。不过他能否留住这个朋友,才是我比较关心的问题。所以,我就叮嘱道:“毛豆,小鸽子是我给你找的第一个朋友。从今天起,你们俩就是朋友了,她会帮助你,你要多听她的话,要不然她会离开你的。你知道吗?”他很认真地听着。“以后你会有第二个朋友、第三个朋友……你开心吗?”他听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起来:“我的朋友会越来越多的。”
第二天一早,毛豆刚走进活动室,我就迫不及待地问他:“毛豆,你的朋友还在吗?”毛豆很严肃地回答:“老师,我的朋友还在,我没有让她离开!”
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了朋友后的毛豆在变化着——
12月6日,毛豆刚准备伸手去拿别人东西,小鸽子便做了制止的动作,他立刻缩回小手,笑了。
2月15日,毛豆赖着不起床,我轻轻在他耳边说了句:“我去告诉小鸽子了。”他听了,纵身一跃,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别去,我马上就起床。”
3月22日,毛豆走得慢,离队伍越来越远,我只说了句:“毛豆,你的朋友呢?”他就赶紧跑进队伍,紧紧抓住小鸽子的手。
4月5日,分享巧克力时,一个孩子的巧克力软了,毛豆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巧克力与他进行了交换。我和小鸽子竖起了大拇指,他开心地笑了。
不知不觉,我已经记录了快四个月了,毛豆的变化还在继续。
“关门”事件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友情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教师不能忽视孩子的交往需要。当某个孩子成为不合群的个体时,教师该怎样帮助他重新获得信任,拥有朋友呢?我认为合适的契机和合适的同伴是两个重要的因素。让我们一起努力,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