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游戏是幼儿运用各种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通过双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往往也反映出幼儿园主题教学的相关内容。如何在主题环境中呈现幼儿的结构成品,使之成为主题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在组织指导幼儿结构游戏中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
结构游戏内容与课程主题的有机融合
游戏内容与课程主题的有机融合主要体现在幼儿的结构成品上。我们从幼儿的主题活动经验和结构技能出发,引导幼儿想象构建与主题内容相关的物品。如小班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我们重点引导幼儿拼搭床、柜、桌、椅等家具,以及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孩子们的结构成品就放置在娃娃家里供游戏使用;中班主题活动“有趣的动物”中,我们重点引导幼儿合作使用纸箱等材料建构动物园;大班主题活动“梦幻西游”中,我们重点引导幼儿创意拼搭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物品,如唐僧的白龙马、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等等,并合作搭建孙悟空的花果山……这些结构内容,有的可以由孩子单独完成,有的则需几个班的孩子合作完成。而用以结构的材料也有多种多样,有的是现成的插塑或木制积木,有的是纸盒、瓶罐等废旧材料,甚至借用幼儿园内的大型柜架。
事实上,在结构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幼儿经验,无不体现了孩子的主题认知水平,他们在日常游戏中的结构成品也基本上都与主题内容相联系。从简单的搭建单一的物品,到复杂的合作完成一个结构主题的搭建,孩子们的结构经验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渐丰富。
结构游戏技能的指导与主题内容的同步深入
结构游戏的深入开展依赖于幼儿结构技能的不断提升,这与教师的指导有着重大的关系。在结构游戏开始之时,幼儿游戏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对材料的好奇或对主题内容的模仿再现。这个时候,孩子的结构活动既直接地反映了他们的认知经验,更体现了孩子的兴趣点之所在。教师的适时介入和技能指导,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拓展想象,积累经验,完成一系列结构作品。
就以小班“我爱我家”为例。在主题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初的认知经验就是家庭生活的日常用品,反映在结构活动中,就是模仿再现这些生活用品的外在造型。我们的指导重点,也就着重于结构物轮廓的表现。如电视机的结构过程就是用积木围合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小床的结构过程就是在平面的长方形基础上加装四个脚……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孩子们的认知逐渐拓展开来,我们的指导重点也相应地转移到孩子们所关注的装饰娃娃家的家居空间。再如大班“梦幻西游”主题中,我们重点指导幼儿搭出孙悟空、蜘蛛洞等与主题内容相关的形象,其结构技能的指导也重点转向幼儿的合作建构。
我们觉得,在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过程中,一要重视引导幼儿观察,二要重视幼儿的同伴学习。观察可以帮助幼儿从零散的、不完整的结构物象中发现结构物的内在结构,掌握结构的基本方法;同伴学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扩展想象,不断充实自己的结构内容。同时,一些美工技能的使用,也能够帮助幼儿丰富结构内容,运用废旧物制作的方法,制作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灯饰、汽车、人物等,提高结构游戏的水平。游戏评价的过程,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和同伴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指导重点一般可放在观察主体结构与辅助结构的空间关系上,引导幼儿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并学习同伴之间有创意的建构方法。
结构游戏作品在主题环境中的灵活运用
“一日生活即为课程,幼儿游戏就是学习”。我们把结构游戏的指导与主题探索的内容紧紧融合在一起,幼儿的结构作品也通过多种方式灵活运用在主题环境之中。一是把作品运用到主题游戏中,这一般都体现在小班的活动之中,由幼儿独立完成单个物品的搭建,并由此展开相关的游戏,如小班娃娃家游戏中所使用的家具、电器等等;二是把作品呈现在主题区域之中,与幼儿主题探索的内容相联系,成为班级区域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中班建构游戏区的设置,幼儿自由在建构区内进行相关主题结构内容的操作;三是合作建构完成与主题内容相关的作品,并作为主题环境的一个部分,布置成有内容、有主题的大型主题环境。由此,幼儿结构作品的展示与主题环境的建构相互映衬,既丰富了班级环境,更加深了幼儿对主题内容的理解。
很多时候,幼儿的结构作品经常处于不断搭建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而教师对幼儿结构活动的指导也比较松散,随机性比较大。我们把结构游戏与主题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幼儿通过结构活动再现他们对主题内容的认识与理解,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结构技能以及各领域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结构作品在主题环境中的展示,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游戏的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