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过后,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突然操场边的一条蚯蚓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看着一动也不动的蚯蚓,孩子们开始议论:“蚯蚓死了吗?”“它为什么要爬到操场上来呀?”“它不是生活在泥土里的吗?”好奇心驱使几个胆大的孩子用小棒拨动着蚯蚓,想探个究竟。围观的孩子越来越多。
这时,老师发话了:“不要弄了,太恶心了,快回活动室去吧!”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操场。我们分析,教师之所以会漠视幼儿对蚯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可能是因为对蚯蚓不感兴趣,也可能是因为对蚯蚓了解不多。于是,我们决定以蚯蚓为主题开展以体验为先的教研活动,希望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充分了解蚯蚓的相关知识,体验幼儿的探究过程,为更好地指导幼儿开展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作准备。下面是我们的教研过程。
一、挖蚯蚓。
在教研活动起始环节,我们安排教师亲自去挖蚯蚓,希望他们能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长环境等有更多的感性认识。
挖蚯蚓的任务下达后,教师们很快拿好工具行动起来。有的教师认为蚯蚓喜欢生活在松软的泥土里,所以在种植园地里翻土寻找;有的教师认为上次孩子们发现蚯蚓是在大雨过后,所以采用人工造雨的办法寻找;有的教师知道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就在小区的小树林里寻找……“我挖到了一条粉色的蚯蚓!”“我挖到了灰色的蚯蚓!”“我挖到的蚯蚓好粗壮!”“我挖到的蚯蚓好苗条,哈哈……”不一会儿,老师们带着各自挖到的蚯蚓回到了教研现场。我们看到很多教师不再觉得蚯蚓恶心,而是愿意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它。这为教师进一步体验奠定了基础。
二、了解蚯蚓。
在这个环节,我们首先让教师谈谈通过亲自挖蚯蚓发现了哪些平时不太了解的关于蚯蚓的知识。
有的教师说:“我开始只去阴暗潮湿地挖蚯蚓,可是没有挖到。后来,我在阴暗潮湿又松软的泥地里挖到了。”
有的教师说:“我挖蚯蚓的时候看到蚯蚓洞旁边有一点一点的‘便便’。”
还有的教师说:“蚯蚓会钻洞,而且钻洞的速度很快!所以,我们在抓的时候动作要快。”
从现场教师的发言,我们发现大家对蚯蚓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为了让教师更充分地了解蚯蚓,我们提供了放大镜、探究棒、手电简、玻璃板、瓦楞纸等工具和材料,让教师在现场分组对蚯蚓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并要求教师将发现或疑问记录下来。教师们果然发现了蚯蚓更多的秘密。如,有的教师发现蚯蚓身上有黏液,有的教师发现同一条蚯蚓身上的颜色有深有浅,有些甚至有“分节”。为什么会这样?教师们通过查找图书资料、上网搜索等途径寻找答案,解决困惑,从而对蚯蚓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
三、阅读《蚯蚓的日记》。
在教师对蚯蚓有了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认识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帮助教师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幼儿能理解的语言。于是,我们想到了科学知识图画书《蚯蚓的日记》,我们希望教师通过阅读能够从诙谐、幽默的形象和语言中感受幼儿眼中的蚯蚓,使理性的认知和童趣结合起来。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会自觉地将在前一环节中学到的经验与图画书阅读中获得的经验联系起来。如,“蚯蚓不能像蜘蛛一样倒立走路,只能往前一扭一扭地走路,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蚯蚓的行动特点。”“蚯蚓把作业吃掉,是用儿童的语言告诉大家蚯蚓爱吃酸性食物,纸是酸性的。”“蚯蚓经常觉得姐姐‘臭美’,形象地说出了蚯蚓的脸与屁股是长得一样的,都是尖尖的!”教师一边翻阅一边交流,体验着儿童眼中的蚯蚓形象及用儿童语言表达的蚯蚓的相关知识。
四、为蚯蚓建个家。
为了激发教师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和热爱的态度、情感,我们想到让教师为蚯蚓建造一个家,希望教师不但能将前期了解到的蚯蚓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且能在操作过程中自然地把尊重生命的理念融入其中。
我们给教师提供了一些玻璃容器,让教师为蚯蚓造一个室内的家。因为教师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较系统的了解,所以这对教师来说并不难。“蚯蚓喜欢生活在地下,喜欢钻来钻去,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的泥土!”“蚯蚓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的如植物茎叶、动物粪便等都吃,所以要在蚯蚓的家里放各种各样的东西,为蚯蚓提供充足的食物。”“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地方,不喜欢阳光,所以我们要把它们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
教师们收集叶子、香蕉皮、烂苹果、报纸等,挖来种植园地的泥土,忙着为蚯蚓造家,最后还增设一个“屋顶”给蚯蚓遮阴。总之,教师通过“造家”体验到在尽可能自然的环境中、在生物的原有生态环境中观察和研究生物,保证生物的生命安全和基本需要。相信这样的理念会体现在指导幼儿探究的行为中。
五、观察幼儿的操作。
幼儿是科学教育中的主体。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幼儿的发展。那么幼儿会对蚯蚓的哪些方面产生兴趣?他们对蚯蚓了解多少?为此,我们邀请部分大班幼儿来到教研现场,让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言行,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探究兴趣,为以后开启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我们同样给幼儿提供了放大镜、探究棒、手电筒等工具,让他们观察、探究养在“家”中的蚯蚓。“嘿!是蚯蚓,我认识的,我在爷爷的菜地里看见过!”“蚯蚓有眼睛吗?能看到东西吗?”“蚯蚓的嘴巴在哪里呢?它怎么吃东西啊?”“蚯蚓有胃吗?它解大便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蚯蚓的头和屁股是一样的?”“蚯蚓没有胳膊没有腿,是怎么到地下去的呢?”……不一会儿,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了很多问题。仔细梳理、分析幼儿的问题,我们发现:幼儿与教师的关注点不尽相同,幼儿基本是从已有经验出发对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问题的。接下来,我们让教师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关于蚯蚓的哪些内容是幼儿可以探究、掌握的?”“幼儿探究的关键经验是什么?”“可以通过怎样的探究方式让幼儿获得这些经验?”最后,大家认为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可以通过饲养、观察蚯蚓获得;蚯蚓的生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则需要在室外进行观察和探究获得;引导幼儿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的情感,可以通过让幼儿建造蚯蚓的家来获得。
虽然教研活动很快结束了,但它带给教师的影响没有结束。此后,教师对幼儿的科学探究有了更多的思考,并自觉地将这些思考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教育行为。如,在活动中,当幼儿表现出对蚯蚓的兴趣时,教师不再漠视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探究之中。由于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经历过预探究,所以他们会有意识地采用多种适宜的方式组织、引导幼儿展开探究活动。由于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探讨过科学的关键经验,所以他们能敏感地捕捉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兴趣点和挑战点,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促使幼儿始终保持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不断丰富和拓展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