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读房龙三部曲中的《宽容》一书,被其中的一段“智慧心语”所吸引,其云:“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的最大资产。”由此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幼儿园教师。他们整天与幼儿在一起,他们的微笑应该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正比。然而,现实中幼儿园教师微笑的频率有多高呢?我们看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精力大多高度集中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微笑。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在体能游戏活动中,教师的精力则几乎全部集中在观察和保护儿童上,他们的神情大多严肃,难得一笑。只有在生活活动中,诸如幼儿的午餐和点心时间、午睡前时间等,教师似乎才有可能放松下心情来一展自己的笑容。
那次,我在日本参观某托幼机构。我看到孩子们在拿好午餐,准备开吃前,满怀愉悦地与教师对话。教师则始终面带微笑一一应答,此情此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温馨的师幼互动。
是的,教师之美不会只在于其容貌的美,更在于其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请再细看一下这位教师另一个微笑着的特写镜头。
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教师的笑容是自然、清新,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或许是因为这位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或许是因为她为孩子们能自主进餐而感到欣慰,或许她被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所感染,总之,这位教师绽放的笑容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莫大的愉悦。
然而,我在我们的一些托幼机构中看到,即使是在生活活动中,在幼儿的午餐时间,教师也还是难以一展笑容。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小班幼儿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吃完午餐,教师的脸绷得紧紧的。教师或许在为孩子们不能独立进餐而感到焦虑,从而没有心情展露他们的笑容。但愿我们教师的表情不会长时间如此严肃,否则,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会渐渐淡忘微笑?
有一个跨文化研究曾对1O多个国家幼儿的微笑频度作比较,结果发现,在中、美、日、德、英和东南亚诸国等10多个国家中,中国幼儿的微笑出现频率最低。我不禁暗忖,我们的幼儿生活如蜜,为什么笑容最少?这其中,除了有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喜怒不形于色”之外,是否还有他因?
愿我们的教师能够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充分绽放发自内心的笑容,增进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因为微笑是我们工作的最大资产,相信也是良好师幼互动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