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孩子的感觉走教育随笔

时间:2021-08-31

  “今天很冷,快,穿上一件外套。”“这杯水一点也不烫,你喝点。”“跳累了,坐下休息一会儿。”我们说出这些话以后,孩子们可能会按我们说的做,也可能不按我们说的做,当孩子不按我们说的去做时,我们常常下意识地想: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呢,我都是为了他好。其实,天气的冷热、水温的高低、身体疲劳与否都是每个人自己的感觉,而我们常常喜欢把自己的感觉当成孩子的感觉,然后包上爱的外衣,要求孩子跟着我们的感觉走,实际上孩子的感觉不一定和我们的感觉一致。

  孩子有自己的秩序感。一天早晨,爸爸送小米到幼儿园,没有走小米和妈妈常走的那条路,而是走了另一条路,小米就一路哭闹,爸爸埋怨小米不懂事。我告诉小米爸爸,这是孩子内心建立的秩序感,如果轻易被打破,孩子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小米才会一直哭闹。

  一个3岁的孩子把妈妈买的一盒巧克力全部拿出来,每块都咬了一口,妈妈觉得孩子太调皮,太贪吃,幼教专家却认为这是孩子在用品尝的方法感知、认识世界。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改变自己的做法,不要总是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而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

  一次,小字坐在位子上不肯参加游戏活动,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手疼,我拿起他的手仔细查看,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但我没有要求他去参加游戏活动,而是试着接纳、理解他的感受。我问:“有多疼?你用手比量一下。”小宇把两只手打开到身体的两侧。我点头说道:“原来有这么疼。来,老师给你揉一下。”然后我继续说:“现在比量一下有多疼。”小宇把两只手打开到胸前。我又说:“看来,有些好了,我再给你吹吹。”吹完,我继续说:“再比量一下有多疼。”小宇把两只手合到了一起。于是我带他到洗手间洗脸。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笑着对我说:“老师,现在我想去参加游戏了。”说完便高兴地去游戏了。

  如果孩子的感受能被认同,他就会愿意接受我们提出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在生活的细微处去了解、体会孩子的感受,从而接纳和理解他,而不是否定他和强求他怎么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