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微信,慢慢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80后、90后的我们,已然不习惯qq的热闹,厌倦了钉钉的打扰,似乎交流方式也仅剩下这一方净土,刷空间也成了大家习惯性的动作。
隔了个朋友圈,似乎隔了生活。
为何突发奇想,昨天霍金先生的去世,引爆了一波朋友圈刷屏,无论是谁,都在纪念霍金先生,明明还在上学的A,英语四级还没过,『霍金』两个字除了中文名字会读,英文名字单词还没认全;街边上买个萝卜跟你计较半天的大叔,你上个月叔叔去世,都没见你发条朋友圈悼念一下;每天来刷脸的『美女』C,霍金去世,你配个自己的表情是想表达什么……
每当热度来临,大家都不遑多让,生怕发的晚了,到了自己这就已经变凉了;曾经的18岁,西方情人节,新年伊始,随便一个理由都能已发一波潮流,殊不知,在美的东西,大家都会有审美疲劳的。
微信,屏蔽到微商;屏蔽掉营养早餐;屏蔽掉自主创业;屏蔽掉无病呻吟的矫情狗,朋友圈似乎荒凉了好多,但剩下的,至少是认真生活的人,努力的不打扰,也是一种态度。
回归正题,生活中有三类人:
第一类人:生活多姿多彩,朋友圈的记录就是她生活的缩影;
第二类人:生活中规中矩,很少发状态,但认真的做自己,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第三类人,无意梳理自己的生活,更喜欢在朋友圈里营造自己想象生活的样子;
但悲伤的是,生活中往往第三类较多,从不学习的她,背了三天单词,天天上传照片,证明我正在努力;从不健身的他,连续三天炫要自己新买的健身器材,似乎这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死宅的她,出去逛个公园,都能贴满整个空间……不了解的人,因为这就是他/她的生活,我们喜欢看大家光鲜亮丽的一面,也希望真实中的你如朋友圈里面的一般美好、优雅。
但,事与愿违,我们,跟朋友的真实距离,就隔了一道朋友圈而已。
如果可以,希望我们能少刷几条动态,多读几本书;少发几张自拍,多和身边的朋友聊聊天;少宅在家里追剧,多出去走走,哪里的春天都有它的风采……
『夏虫不可语冰』,懂的生活的人,无论有没有动态,都在认真生活;不懂得人,肆意挥霍的,也不过数载光阴而已。
伴三月春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