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的旁观者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1-08-31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老师能够关注并尊重孩子积极参与的表现和行为,而对默默旁观的孩子往往有这样的想法和处理方式:“怎么不参加活动呀?”“不要光在旁边看人家玩儿,你也一块去玩儿吧。”“你想参加什么活动就赶快去,别在这看,浪费时间。”在老师看来,孩子只是在看,没有参与活动。可是,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这可能并不是孩子真正的想法。

  他们为什么喜欢旁观?旁观后他们又做了什么?什么样的孩子喜欢旁观?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观察班级中喜欢旁观的孩子。

  一次美工区要进行新的活动,小羽一直跟在旁边。我说:“小羽和我们一起做个新的作品怎么样?”小羽一扭头走开了。我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始一步一步地展示剪对称图形的方法。我抬头看见小羽伸着脖子站在外围向里看。当我俩的眼睛对在一起的时候,他马上扭头看向别处,我不再关注他,指导参与的孩子进行操作。这时,他走得更近了,专注地看着其中一个已经开始操作的小朋友,以至于我走到了他身边也没有被发现。十几分钟过去了,有两个小朋友操作完成,离开了。这时小羽绕到空位子上拿起纸和剪刀开始操作。“你还没和老师学呢,你不会。”坐在对面的香香对他说。“我刚才都看见了,纸对折,就能剪出来一样的,我会了。不能像廷廷那样把那边剪没有了。”小羽比划着没有开口的折纸对香香说。

  班级投放了一个新玩具——立体拼图,孩子们围过来看。可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很认真地看着操作方法。在我要邀请小朋友尝试时,眼睛环顾了一下,正和可可的眼睛对上,于是我说:“可可你要不要试一试?”可可摇了摇头,并把头低下。可可虽然没有尝试的意思,但是他一直在关注操作的小朋友。第二天区域活动一开始,她就选择了立体拼图进行操作。 过渡环节中我展示了折纸剪南瓜,吃过晚饭的孩子纷纷来取材料,进行这个活动。小羽没拿材料,搬椅子走到我身边说:“我对这个不感兴趣,能不做吗?”我抬头看了看他,说:“好吧,那你在座位上看一会儿书吧。”说完我继续指导小朋友,他拿了一本书坐在座位上,眼睛看着左边的骐骐。骐骐已经取好材料专心地剪着呢。小羽扭着头看,直到骐骐剪完。他又把书放在座位上,走到萱萱身边看着,直到萱萱剪好南瓜。他转过身走到刚刚取好材料的晴晴旁边看了一会儿,然后走到我的身边说:“张老师,我也想剪一个试试。”“好的,用我教你一次吗?”我在他耳边说。“不用,我觉得有些像剪对称的图形。”他笑着说。

  通过对这两个幼儿的长期观察,我发现,喜欢旁观的孩子其实是在用另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新内容,不愿意被他人关注。觉到被关注似乎是不好意思的事情,所以选择间接地学习——旁观。在有一定的把握后,自己独自尝试操作,这样他们没有太多的压力。即使做得不好也不会担心其他小朋友给自己不好的评价。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比较强,比同龄的幼儿情感丰富、要强、敏感。

  老师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不要被表面的现象“迷惑”。在老师看来,孩子并没有玩儿的现象,可是在孩子自己看来,他在享受“旁观”的乐趣。当他专心致志地观察着别的孩子活动的时候,自己也沉浸在活动中了。似乎有一种看不见的心理障碍还不能打破,暂时只能看别人玩儿,处于旁观状态。当进一步了解旁观的孩子后,我没有过多地干预他们旁观,而是把孩子放开,任他们自由行动。为孩子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他们留有安全的心理空间,尊重、接纳不同的学习方式。老师的工作不也是从做一个旁观者开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