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的教学随笔

时间:2021-08-31

《桂花雨》的教学随笔

  今年6月7日,在世界华语文坛颇有影响的现代著名女作家琦君(潘希真),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一程,在台北病逝。从报上读到这一消息,悲痛叹息之外,竟生成一份空落落的心绪,似解脱后的释然,又怀揣一份带不走挥不去的牵系,最后只剩无言的祝福与祈祷。

  于是翻出不久前听过的那课《桂花雨》,重温那一份情怀,回味那一缕清香。想到斯人已逝而余香袅袅,不胜唏嘘。遂萌生了再教《桂花雨》的念头,想与我的学生共同领略琦君散文中淡雅的神韵,悠悠的情坏。

  备课前又将文章细读了数遍,让自己久久地沉浸在文本的世界里,以期把握准情感的基调──对故乡的怀念、对童年的追忆。琦君散文作品中,有过半的篇目是关于故乡或童年的。作者笔下的故乡,既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更是精神的家园,是灵魂安居的所在;作者笔下的童年,是自由心灵的栖息地,是她心性的萌发与归宿。文章最打动人的是那一份浓郁的乡情,而又以清淡舒缓的笔调娓娓道出,读者徜徉在她清丽的文字里,浸润在醇美的情境中,不经意间就被触动了心灵深处最柔弱的部分,然后便欲罢不能,挣脱不出,任由思绪缠绕在故园情思,放飞心情回到遥远的童年。这是作者一生未能解开的情结。

  于是确定了课堂阅读的指向和思路:以言语生命的自觉为归依,以内在情感为主线,以重点词句为凭借,以诵读、感悟为手段。略述如下:

  课伊始,在认识并话说桂花后,即介绍作者,初步了解她的人生经历:“琦君的一生,就像一叶孤舟,四处漂泊,可是她的内心,永远藏着她的故乡,以及在故乡度过的童年时光。就是到了晚年,每到秋季,老人魂牵梦萦的.还是故乡的桂花,和童年时曾经摇落的──桂花雨。”教师委婉深情的述说,直指文本主旨,奠定了全课言语和情感的基调,就像撒开了一张思绪的网,设置了一种情感的场。

  接着,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喜欢桂花的理由是什么?(香、可做糕饼、摇花乐)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熟悉文本,并借由“香”引出重点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从前半句入手,略读杭州桂花之香,通过与杭州名胜“满陇桂雨”比较,引起学生的好奇与阅读期待:作者故乡的桂花究竟有多香呢?就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从文中寻找描写故乡桂花香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找出的五个句子,感受故乡桂花之香。这是从文字的表层初步感受。

  然后,抓“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一句,深入体会家乡桂花之香。故意设问:“桂花是金秋开放,怎么会‘全年’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引读前几句描写,联系泡茶、吃糕饼等内容,想象故乡人们的生活场景,体会家乡父老乡亲闲适、自在的生活。因为我想,这“香”不单纯是花之香,它还含有风俗人情之香,含有悠闲生活之味;不仅是自然之芬芳,更有人文之清香。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根据学生朗读的重音“整个村子”引导想象:有哪些事物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学生先从文中找出母亲、我、老爷爷老婆婆、邻居、大人,又发挥想象说蜜蜂蝴蝶、小草野花、院子小路、风儿云儿……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就把这些替换“整个村子”放进句中朗读,反复吟咏,顿时感受到一种宁静淳朴的乡村风情,恰似展开了一幅南方乡村田园风光水墨画,令人流连、神往。

  本课一处亮点就是深挖了那个“浸”字:

  在诱发学生想象,说出“闻”字后,就引领学生比较、感悟:这里为何不用“闻”而用“浸”字?你体会到“闻”和“浸”有何不同?有前面的感情诵读、想象感悟作基础,学生的发言真是精彩纷呈:“闻”是淡淡的,须自觉地动作才能闻到花香,“浸”是浓浓的,无须用力自然就在花香里了;“闻”只是鼻子起作用,主要是嗅觉得到享受,而“浸”是全身心地融入;“闻”的范围小,只是一丝一缕的,只有人闻到,“浸”的范围大,村子里所有事物都浸润其中了;“闻”的时间短,飘过就消失了,“浸”的时间长,可以长久地感受芬芳;经老师启发,学生悟到“浸”还有沉浸、陶醉的意味,还与课题中的“雨”字想关联……这一环节的处理,既让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培养语感,体会语言的精妙,又让他们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自主挖掘,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意趣情怀。这是透过文字深入到情感意义的内在把握。

  再回应刚才的“闻”:

  除了“闻”之外,人们还可能做些什么?(配乐《思乡曲》响起)让学生跟随作者的思绪,走进她的家乡,看看整个村子是怎样地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了!选择某一人或事物,发挥想象,把不同人物在桂花香里的所做所思所感写下来。这一环节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在想象写话中感受到浓郁的乡村气息,感受到民风淳朴,感受到邻里情深,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执着的热爱,对已逝童年时光的无限眷恋,又不忘在情感熏染、人文浸润的同时进行个体语言的运用,让学生在感悟熏陶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来倾诉所思所感,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深化感悟,内化思想情感。像这样一篇情感浓郁、意蕴丰厚的文章,自然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绝好材料,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精神境界,体验作者强烈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但如果仅仅让孩子在课堂上经历情感的体验,满足于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而忽视了语言的欣赏、品味,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那么语文课的特性就得不到全面的体现与确认。因此,语言与精神必须同构共生,协调发展。

  品香之后,体会摇花之乐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奇妙、快乐、幸福)。特别是哪个句子让你有这种感觉?找到它,读一读,读出这种感受。投影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在入情入境的诵读中体会童年的快乐。然后迅速切入到结尾段,师声齐读:“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最后回应重点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问: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读懂这句话了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读后所悟所得,明晰文本主旨。课也就到此结束。

  离开课堂,身心似还浸润在氤氲桂花香里,沉湎在童年摇花乐中,但总觉意犹未尽。那种纯美悠远的韵味,那份至情至性,那份年少轻愁的回忆,课堂上几乎难以触及。或许,这些全须借助人生阅历,依仗生命的感悟,经由人文的关怀与凝铸。琦君散文的情韵,匆忙急促中的现代都市人,其实很难体悟了。斯人已逝,余香袅袅。想到琦君的一本散文集,书名是《三更有梦书当枕》,就让我们在她的翰墨书香中去追寻往日情怀吧。

【《桂花雨》的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1.《桂花雨》教学随笔

2.桂花雨的听课随笔

3.桂花雨的教学反思范文

4.语文《桂花雨》的教学设计

5.关于《桂花雨》的教学反思

6.《桂花雨》的教学设计

7.桂花雨的教学设计反思

8.《桂花雨》的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