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亲切叫同境相怜杂文随笔
01
人和人之间的感觉蛮微妙的。这种感觉就像飘忽不定的天气、或者飘忽不定的化学变化一样。
也许突然之间的一个因素,就会引起人或冷或暖、或亲或疏的感觉。
在我的高中同学中,有几个就是远嫁到上海、江浙沪这边的。按我们河北老家那的看法,就算离家挺远的了。
我们几个平时联系的不多,但只要五一、十一或者过年的时候,大家就像约好了似的,总会很有默契的互相问一下,“你放假回老家吗”、“回去呆几天”之类的。
每当这个时候,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也许同样是远离家乡,同样是远嫁,同样是挂念家乡的父母,所以大家会有些同境相怜的感觉吧。
02
人总是很容易对境遇相同的人,生出莫名的亲近感。
说到这儿想起了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慈禧和周莹。那部电视剧虽然有的剧情不大合理,但有个情节却很感人。
在电视剧后半部分,慈禧太后来西安避难就住在周莹掌管的吴家。
慈禧太后在临走的时候,临上车的时候问周莹:“你守寡多少年了?”
周莹说:“14年。”
慈禧叹了口气说:“我39年了。”
尽管两个人地位悬殊,但在那一瞬间,在刚刚这简单的对话中,两个人心里肯定有一种莫名的感慨和亲近。
两个人同样是守寡,同样是以一己之身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大国或大家。正是因为境遇相似,所以她们也更容易理解彼此的不易和苦衷。
慈禧太后说完这句话就上车远行了。
但相信不管是送行的周莹,还是在车上慢慢远去的慈禧,心里都会有很多的感叹、心酸和窝心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同境相怜吧。
03
在《红楼梦》里也是。二小姐迎春脾气懦弱,她的奶妈和奶嫂私自拿了迎春的首饰去赌钱,还捏造假账,后来还逼着迎春去讨情。
迎春被手下的人欺负的没办法,只是一味的软弱可欺。探春看不过,就替迎春打抱不平。
探春不但指出了对方的'无理之处,还请来了王熙凤的助理平儿来主持公道,最终这件事才算圆满解决。
迎春问到探春为什么管时,探春说:
“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的也是一般,他说姐姐就是说我。我那边的人有怨我的,姐姐听见也就跟怨姐姐是一个道理。"
探春还跟平儿叹到:“这就像俗话说的,‘物伤其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
我想这就是贾府两个小姐之间的同境相怜吧。
04
除了探春和迎春的同境相怜,鸳鸯、平儿和袭人这些丫鬟之间也是同境相怜的。
有一次贾赦要讨鸳鸯做小老婆,鸳鸯不愿意。贾赦就派鸳鸯的嫂子去说和,刚好平儿和袭人在旁边。
鸳鸯的嫂子一味巴结权贵,只顾自己将来能捞到好处,一点都不顾鸳鸯的死活,一副不堪的样子。
后来鸳鸯跟她嫂子起了口角,她嫂子就挑拨说:你别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的说,俗话说“当着矮人,别说短话”,你怎么能当着平儿和袭人说这样的话呢。
平儿和袭人,也和鸳鸯一样,都是丫头,都不能为自己的命运做主。她们当然更了解彼此的苦处和不易。
看鸳鸯嫂子这样,她们就替鸳鸯分辨说:“你倒别这么说,他也并不是说我们,你倒别牵三挂四的。
你听见那位太太,太爷们封我们做小老婆?况且我们两个也没有爹娘哥哥兄弟在这门子里仗着我们横行霸道的。
他骂的人自有他骂的,我们犯不着多心。”
平儿和袭人能在鸳鸯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帮着说几句话,这也是一种温暖,这也是她们之间的一种同境相怜。
05
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两个寄居在贾府的人,也是同境相怜。这两个人就是林黛玉和史湘云。
虽然黛玉和湘云小时候你争我吵,总是怄气;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人之间却越来越能体会彼此的苦处,也越来越贴心了。
在抄检大观园后的那个中秋,黛玉和湘云两个人在凹晶馆联诗作对,两个人互相感叹、互相安慰,还说了很多贴心的话。
她们在谈到人生境遇时,湘云说:
“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都以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然不能遂心,他们也不肯信;必须得亲历其境,他才会知道。
就像咱们两个,虽然父母不在,但也算在富贵之乡,就是我们两个也有很多不遂心的事。"
黛玉笑着说:“不但我们两个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都不能遂各自的心愿,是一个道理。
更何况是我们两个旅居客寄的人呢!"
黛玉和湘云境遇相似,都是父母双亡,都是寄人篱下,所以慢慢长大的她们也越来越能理解彼此的不易和心酸。
06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有着同样境遇的人。
比如我和高中同学,同样是远嫁,同样是远离家乡;
比如慈禧和周莹,同样是年轻守寡,同样是独自支撑着大国大家;
比如探春和迎春,同样是贾府的小姐,同样需要处理和刁蛮下人的关系;
比如黛玉和湘云,同样是父母双亡,同样是寄人篱下……
这些境遇相同的人,也更容易有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感受。是呀,有一种亲切就叫“同境相怜”……
【有一种亲切叫同境相怜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4.总有苟同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