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我十八岁了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她在一群小孩写下成为明星、美食家的理想的时候说要摄影,她在别人想成为科学家的时候,写下心理学,小学老师鼓励她说何尝不可。于是她开始研读心理学的书。她从来不看动画片,除了小学以前看到猫和老鼠,其他都提不起兴趣,她也不认为少了这或少了那是童年的缺失,因为她通过做其他事又得到了自己的童年。小学的她有极强的自制力,她不会主动买零食吃,也不会强调非要得到某样东西、凭借他人的力量。她在别人游戏的时候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树上看田野。她在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总会习惯性地说还好,再也没有其他话语。当别人受够了夏日的烈日炎炎躲在空调底下,她却想去香樟树下沐浴阳光暖风蝉鸣。她喜欢每天都赞美大自然,因为她真诚地感激并喜欢,觉得被鸟鸣或花香吵醒是一种幸福,于是一呆就是一个下午一个暑假。她会在半夜十二点和伙伴约定去看流星雨,哪怕身上穿着睡衣,而寒风猎猎,信号是手电光。她那么天真,以为自己可以永远这样,并永远以为自己可以这样。她是那么特立独行。
她从来都不喜欢看教科书,不喜欢所以就不看,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但她也爱看书,每晚靠在床上看。她的第一次稿酬在三年级出现,她的第一篇散文在五年级上册得到认可,她的作文处处透露她自己的感情。她的数学能力而非成绩在初一得到数学老师的肯定,他说“一旦数学入门,细心点,则一发不可收拾”,初二她的文风诡谲,毫无定数。而她的努力在初三被质疑,科学老师说“为什么你很用心,考得却不是很好”,而语文老师则恰当地出现“勤奋的人总会多得到一点”。于是她开始努力,不是因为她开始喜欢教科书。这些都只是因为她的要强,她的世界从来不容置疑,也因为,从此她便被卷入、并且是无可避免地不得不地进入这个看分数、看才华、看口才的年代。
她讷讷而行,她尽量和别人一样,因为这是社会,社会需要看到你身上的共性,才不会认为你是异己者。但她还是坚定地热爱社会,她认为社会中,她应该要在别人失落时安慰别人,在别人得意时则要隐去,她这样地践行着,在每个人的人生中穿行,可能最后不会留下一点痕迹,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即使没有共舞者,也依旧如此。因为她想,如果人人都互不关心,那该是多么令人窒息的'世界,人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即使自己无法得到阳光,也至少要让别人感到温暖。但是她惊喜地发现,当别人因你高兴,你是获得了多大的满足。她开始像个普通人,尽量扼杀自己那可笑的想法,比如如何利用死者眼球中的最后细胞映像,为破案提供清晰的图片影像 。她开始穿大众化的衣服款式,免得找来嗤笑的眼光,有时也默默地感谢校服。但她也会在轻松愉悦的时候换上白衣黑裤。世俗的眼光让她开始学习,开始学会考试,学会交际。她的作文渐渐朝着批卷老师想要的方向去。她在数学上的学习偶尔开始胆战心惊。她总会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放纵自己,然后轻松地去买一朵花送给自己。她还是那样浪漫,恐怕这是她唯一没有变的地方,她抚慰自己的灵魂,承诺以后给爱的人可以自由发挥、不必改变自己的世界。因为她变得理性。
她的偶像们,周杰伦,周国平,经历磨难,都那么自如地穿梭人世,于是她也可以。
她强烈地悲悯世界,她看到街上孤独邋遢的乞者,但也只是悲悯,否则当天的话头可能会变成“瞧那个小姑娘,估计那里有点问题”、“这种一看就知道是装的假乞丐,这人真蠢”。她不知道到底是谁蠢,但是她因着世俗的眼光又一次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她想,她也应该是蠢的,因为她是这么的不坚定。 她的内心依然特立独行,但她的行为却已经大众化,违心。
她感谢遇到的恩师,在她迷茫的时候点拨或安慰她;她诚挚地怀念旧友,在敌我不分时依旧可以信赖。等到年迈,一起散步。
转眼十八,前半段欢乐不算枉过,后半段浮华也已落定。
她依旧拙劣,依旧懵懂,跌跌撞撞。
【心情随笔:我十八岁了】相关文章:
1.我十八岁了作文
4.我十八岁了的句子
6.我14岁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