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看了电影《美丽人生》,非常喜欢。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统治下迫害犹太人的故事。基度和黛丽的相识是颇有趣的。每每见到黛丽,基度总要称她为“公主”。他还时不时地问候她“早安,公主!”当他们结婚后,有了儿子祖叔华。然而纳粹四处搜捕犹太人的行动打破了基度一家幸福的生活。
当基度和儿子被带走的时候,黛丽也随后追上了火车。火车开进了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基度从自己和儿子被带上火车起,就一直骗儿子说是去玩一个游戏。就是在集中营那般艰难的生活中,基度还是在用谎言告诉儿子大家是在玩游戏,并且谁赢得了一千分就可以得到坦克。儿子从来都对这些话深信不疑。
终于,纳粹倒台了。集中营的一批批犹太人被相继带去秘密处决了,纳粹军官们在慌忙地准备着撤离。基度担心黛丽会被带走,四处去寻找她的时候被一个纳粹士兵发现了。随后,基度被杀害了。而儿子祖叔华很快就见到了如父亲基度所描述的那样:所有人都逃走了,没有了一个人。而此时,盟军的战车和坦克开进了集中营,祖叔华真的相信父亲所说的了。
盟军士兵带着祖叔华乘着坦克前行。祖叔华看见了路边的母亲。他和母亲终于团聚了。
其实早前就听说这部电影了,后来也找到了资源下了下来,只是没有时间看。今天终于有时间看了,感觉确实非常经典。
虽然我没有看过更多的纪录纳粹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这类的影片,但就这类题材来说,多数的电影确实是真实地将惨无人道的`场景表现了出来,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真正地做到了让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地步。可是,那样地去表现曾经那段黑暗的历史究竟能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和记录的价值?我很怀疑。
如果从影像记录的角度讲,将当时那些犯人被残杀的场景稍稍处理后搬上银幕的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非人道和残忍。更何况那样真实地再现,只是给人以精神上的刺激,而这种刺激不一定就是积极有益的。如果从电影的角度讲,我认为这样的纪实毫无艺术价值,也无美学价值可言,且与制作者的本意——让后人不忘记那段历史,多少有些背道而驰。观者不愿意多看,试问纵是再有教育意义的影片推广不出去,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没有看过电影《南京》,不好妄下断言。但是曾经看了一点有关该电影的截图,似乎是美国人拍的比较纪实的一些影像资料的连缀。曾经看过或听说过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在残害中国人时不仅写有日记,甚至还用胶片将他们的暴行记录下来。如果电影《南京》的真实再现采用的影像资料有关于曾经历史中真实的一幕幕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个电影不看也罢。不看它,并不是不够爱国的表现。如果从爱国的角度说,看这样的电影究竟是为了记住什么?是记住日本人的残忍?是为了记住中国人的懦弱与无能?还是别的什么?而真正有价值的是应当珍惜今天,奋发向上,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话题再回到《美丽人生》上来。影片的前大段时间都是以诙谐幽默的风格讲述基度是怎样地追求到了自己的妻子黛丽的,故事完全在轻松风趣中进行。虽然影片的后半部分将到了沉重的话题,但是也是尽可能地在轻松和幽默中一点点地推进,同时也给人丝丝感动。
《美丽人生》的画面很清晰和精致,开始部分人物的服饰或利落整齐,或华美动人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整个影片的配乐很恰当,有时优雅,有时则紧张,完美地契合着故事的情节,给人以听觉的享受。
同样是表现二战时期纳粹迫害犹太人这样的史实的电影,我认为《美丽人生》是很成功的。
开始看这电影时,以为基度的行为似乎有点“阿Q精神”,尤其是到了集中营的那些情节。但是我认为他的行为要远远超越了“阿Q精神”。是的,生活中很多事的确是不尽如人意的,但是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主动去创造条件和机会。就算是处在艰难困苦中,我们也应该极力营造一个美丽的环境,给自己一个希望,也给别人一个希望。
最难忘的是基度对黛丽的那些关于“公主”的问候的镜头,还有在德国军官的宴会上,基度将歌剧的录音放给了远在牢房中的黛丽。我喜欢看黛丽在细听基度传达给她的每一次音讯的神情,我想她感受到的,也许不仅仅是丈夫的平安,还有关于爱的声音。那,才是最真挚感人的地方。基度的爱是那样直白地流露了出来,对黛丽的爱(夫妻之爱),对儿子的爱(亲情之爱)。而他的这些爱,也同样带给观众爱和美的体验。
不能说基度是靠着自己的能说会道来生活的,虽然他以此赢得了黛丽的芳心,使她成了自己的老婆;也不能说他是靠着善意的谎言来生活的,虽然他骗取了儿子祖叔华对他的信任,许诺给他了游戏会赢。也许不仅在基度的人生观来说,就算在现实中我们自己的身上也可寻觅到美丽的人生。
人生,可以如此美丽!
【人生可以如此美丽-随笔杂文】相关文章:
5.如此而已杂文随笔
8.人生就是如此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