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声音随笔

时间:2021-08-31

  教科书中有一篇杨绛写的《老王》,看到“老王”二字,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小王”。

记忆中的声音随笔

  在刚有记忆这回事儿时,“小王”就常给我们家送水了,那时我还没有上学,每天陪奶奶在家。

  其实,“小王”并不小了,四十几岁的人,黝黑的皮肤,脸蛋黑里泛着红,穿着一件黑色的旧外套,质朴的样子,洪亮的声音与他美好的品质,都一并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这是我幼年为数不多的一份深刻记忆。

  “小王”常常开一辆蓝色的翻斗卡车,车上总是装满白色的扁方形的塑料水桶,水桶上时常还盖着白色的“大棉被”。当时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夏天还要给水盖棉被。有一天,奶奶告诉我那样才能保持泉水的清凉。我似懂非懂,但也明白了为什么夏天的矿泉水里还有小冰片可以吃。它既清爽又甘甜,绝对不比薄荷糖差,可每次奶奶只许我吃一片,说凉东西吃多了要坏肚子的。

  奶奶听力不好,常常嘱咐我听着“小王”来卖水的吆喝声。在印象中,“小王”的声音那么洪亮。即使是在冬天,紧闭了窗户坐在客厅,也能听得一清二楚。一点儿也不比现在小区附近广场舞播放器的声音分贝小。

  “小王”不仅卖的水清甜(虽然事隔多年,但那个味道在记忆里依然清晰),而且为人也忠厚老实。

  那天早晨,我们像往常一样听着“小王”洪亮的“矿泉水了噢!矿泉水了噢!”连续的两次吆喝声,那声音像泉水击打涧边石头的水花在耳边绽放。我赶快报告奶奶:“‘小王’来了!”没过几分钟,就听到楼道里响起了“咚咚咚”节奏感很强的沉重的脚步声。他边给我们家的水桶里注水,边与奶奶笑呵呵地话一些家常,倒好了水,“小王”帮奶奶把水抬进了厨房。最后,取了放在门口鞋架上的钱,挥挥手,轻轻地关上门走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又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我小心地问:“谁呀?”只听见门外焦急的声音喊道:“是我!小王!你奶奶在家吧?”我叫来奶奶,给“小王”开了门。“小王”见了奶奶连忙左手扯着衣角,右手从兜里掏出一张整钱,很不好意思地说:“大娘,您刚才给了我五十块钱,我以为是两块,看都没看就拿走了。回家发现这张大票,我一想这就是您家的了!就赶忙回来还给您!”奶奶不惊不慌地接过钱笑着说:“你看,我都老糊涂了,眼也花了,要不是你,我都没发现呢!谢谢你!真是碰上好人了!”

  尽管到现在大概六七年没有再见过“小王”,也喝不到“小王”的矿泉水了,但每当走在大街上或小区里听到卖矿泉水的声音,我的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个洪亮而质朴的声音:“矿泉水了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