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励志的文章摘抄
家,是滋养女人精华的地方,也是掏空女人精血的地方。一个女人,如果把家当成了生活的唯一战场,那离枯萎已然不远。为大家分享了女人励志的文章,欢迎借鉴!
很多时候大家都说女人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嫁得好就成了,在我看来这是对女人的一种亵渎,对女人的一种瞧不起,男女平等的社会,女人的励志不能就被这一句做的好不如嫁得好给代替了。
我有一个做保险工作的朋友阮阮某天跟我说,她有次开着自己的宝马车出超市的停车场,收费的阿姨问了一句:“姑娘,车是你老爸给你买的吧。”她有些沮丧,又有些觉得小小的骄傲,一股奇怪的情绪在心中作祟。我不懂车,但从认识阮阮,就觉得她是个很有冲劲儿的女孩。渐渐相熟之后,阮阮断断续续给我讲了一些她小时候的故事,我拼拼凑凑大概是下面俗气的鸡汤故事:
从小家境不好,住在偏僻的大山,听说读书改变命运,于是拼命读书,真考上了大山之外的大学,于是更加努力的学习。毕业后十年一直在保险公司,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开始,做到今天的水平。我不太懂她现在啥水平,也不懂保险,单从物质上来讲,甩我几十条街。(我就是一个俗到只能看钱判断生活水平的人)
我把她介绍给我的其他女性朋友,大家纷纷说:““怎么可能啊,走出大山哪里那么容易?”“扯吧,这种背景怎么可能有大客户人脉,没人脉怎么做保险?”“她老公是干嘛的?“现在的农村可有钱了,爹妈是拆迁户吧。“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不知道,也没问过阮阮,但我的第一反应是:“你们为啥不信啊?“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各种鼓励女孩变得更美好的文章,也见过很多很多女生在网上大肆宣扬女权主义,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声音,可真的面对同龄女孩的努力,却总是摆出一副“不可能”“背后一定有人”的架势。不相信别人的你,真的相信过自己么?
时隔好些年不见的同学相聚,提到某个女生现在的生活很滋润,大家伙儿不约而同的问道:“她老公是干嘛的?嫁入豪门了吧?”
提到业内某个名声赫赫的女总裁,总有声音从背后传来:“那有什么啊,不是离婚了么?再有钱再有能力也没什么幸福啊。”
而提到自己每天的努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努力有什么用?还不是个穷丝?”
生活姿态千万种,你怎么知道离了婚就不幸福?你怎么知道那些有本事的女生一定靠老公?跟别人瞥眼睛的时候,自己能不能比对方过得好?
有一本讲男女平等故事的书中写到:“我很好奇,未来的人们会怎样看我们这些生活在世纪之交的傻瓜们。也许到了那一天,这个世界上的女人能和男人一样平等。”100年过去了,表面上的平等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但我们的内心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我们不相信自己的努力有一天会让自己实现目标,也不相信别人的努力带来了丰硕的果实。
如果说,书中描述的那100年前由于社会风潮引起的不平等压制了女性的战斗力,那今天来自我们内心的不相信才会彻彻底底的让女性对自己的认识毁于一旦。至少前者还可以抗争,但后者已让我们再也无法站起来。
当然,以前我自己也是如此,当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我看励志故事,更看身边人的故事。比如正在创业的朋友小令,一个小女孩开个餐馆被各种部门刁难的一边修车一边在马路边哭;正在日本做贸易的老高,刚给客人买好的货被偷了自己又搭上钱重新买;我不关心小令是不是富二代,也不关心老高的爹是不是很有钱,我只关心,她们正在做的努力,我做不到,我做不到被人欺负还要坚持谈下去,我做不到丢了几十万的货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就要去赔。我做不到,就觉得她们真棒,我懈怠的时候,她们就是我的榜样。
当我用这样的心态和眼光看世界的时候,感觉人人都是励志对象。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个人的行为也有能激励我们的地方。承认别人的优点,看得起别人的成功,才是能够让自己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女生彼此之间对于对方成功的赞许与信任,也才是女生从心底走向平等的开始。如果身为女人的我们自己,都只认为别的女孩靠男人才能成功,自己靠嫁人才能跨进一个新人生,那就真的不要再怪别人看低你了。
听朋友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的一对男女搞婚外情,被别人当场逮住,并通知了双方家里,男人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在去事发地时摔了一跤,不幸流产,而那个男人却还想和女同事继续苟且下去。
我想问:“男人们,你们有没有良心?如果当初不爱,就不要把一个纯情女孩娶到你身边,既然娶了她,就要对她负责,当她为你承担了延续生命、养育后代的任务时,她经历了多少辛苦你们是否知道?当她独自忍受孕期反应的不适时,你却在外边偷情,想过带给你女人的伤害吗?”
爱一个人不是一句话,而是一生的付出,当女人为男人不辞辛苦地孕育一个小生命时,她多么希望,自己的爱人会时刻心里有她、有他们爱的结晶,希望爱人心疼她、照顾她,和她一起关注小生命的每一步成长!
当她得知自己的爱人在外和别人偷情时,她会是怎样的心情?她的伤心、无助、绝望有谁能体会到?当她摔倒的那一刻,当她失去孩子的那一刻,男人,你的心真的就不痛么?她是你的爱人呀,把自己的一生押在你身上的爱人!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你们的恩情到哪里去了?你心里还有她吗?还有你们曾经的恩爱吗?
在她最伤心绝望的时候,在她失去腹中小生命的时候,你没有去补救,没有时刻陪伴她左右请求她的原谅,反而厚颜无耻的计划着婚外情的未来,你不觉得自己很绝情、很无耻吗?我认为:这样的男人就不配拥有一个贤惠的妻子!
男人以为继续婚外情就是对情人的负责,那么,你那个可怜的妻子呢,你就可以对她不负责吗?殊不知,一份无知的婚外情造成的是两个家庭的不幸!这能说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吗?你毁了两个女人的家!
同时,我想对女同胞们说一句:女人,让我们坚强些!暴风雨虽然来得猛烈了些,但是,我们应该庆幸,通过背叛让你看清了一个人真正的内心,让你知道,什么是情?什么是爱?什么是珍惜?什么是伤害?
在没有人心疼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学会心疼自己!风雨再大,也会有天晴的一天,阳光既然能温暖别人,就能温暖你!
女人,让我们坚强一点,心里有泪,流向心海,脸上有泪,落入尘埃,阵痛过后,你一定要活的.开心,愉快!
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如水般沉静,如月般丰盈。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花落的时候,没有忧伤。就这样,不动声色。
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不为没有美貌而烦恼,不为没有富贵而叹息。默默的耕耘,浅浅的微笑。随着岁月的流逝,失去的是容貌的俊美,留下的是骨子里的风韵。也因此,再美的容颜都会老去,唯独自身的气质,历久而弥香。得体的穿着,阳光的笑容,淡定的心态,精神焕发,温文尔雅,这一切,总是润物细无声的浸透在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那份不动声色的优雅,该是多么迷人呀。
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不要家长里短谈论是非,不要争强好胜去高声喧哗,只要静静的,学会聆听,学会宽容,学会坦然面对。作为女人,可以不拥有渊博的学问,可以不拥有国色天香的外貌,必须要与人为善,坦诚待人。懂得感恩,懂得付出。修炼内心的气度,不动声色的焕发。
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娴静的体味,优美的舞动,快乐的生活,开心的微笑。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闲暇的时候,读读书,去旅行,听音乐,去户外运动,在每一个瞬间,给自己一个充实的空间。可以独自享受。忙碌的时段,尽情的倾泻生命的能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把分内的事情做到百分之百,你就是成功的。无形中,内心和外在,都升华在不动声色中。
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坚持有自己的爱好,越简单越快乐。把简单做到纯粹。可以去爱,爱的时候要专一。可以卑微,但要有骨气。可以不美丽,但一定要真诚。
从今天起,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女人。优秀的工作,优雅的生活。不动声色,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淡然如水,温润清凉。如玉,清澈而透明。如缎,柔美而温和。
低调的奢华,在不动声色处。
有关资料上说:真正的熟女应该拥有独立的经济、相对成功的事业、丰富的人生阅历,有内涵,气质优雅,自爱自信,懂得体贴和关怀,如此来说,做个熟女真的好难。看过一篇文章,是写女人的,说,为了生活幸福,女人要做到八分熟,非常有道理。
五分熟的女人,就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必须有个超级保姆去伺候着才行,就像《奋斗》里的杨晓芸,只要她的哨声一响,向南立刻前来报道,然而,这种爱是长久不了的。除非他父爱泛滥,愿把女人当女儿养,否则还是敬而远之,别沾为好,正如向南所说:我成熟了,你却还没长大。
六七分熟的女人,虽然有家庭观念,但是日子过得却像白开水似的,没滋没味,饭菜仅能做熟而已,提不起男人半点兴趣。
九分熟的女人,注重个人感受,风情万种。孩子、家务老公承包着,工资、奖金自己花。对自己,出手阔绰,老公若是抱怨一句,立刻来个“河东狮吼”——我花自己的钱,关你什么事?如果真的碰上这种女人,只能自认倒霉。
而八分熟的女人,既是好妻子,懂得心疼男人,又不是浪漫情怀;还是好母亲,教育子女处处有妙招。上班努力工作,职务逐年上升,事业心不减分毫;回家照顾家庭,精通烹饪,煎炒烹炸,色香味俱全。就像一个出色的女管家,事无巨细,保证事业、家庭和谐美好。
其实,这样的八分熟女人,就像有瑕疵的瓷器,差那么一点点就达到完美,在当今社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试想,她们应该小于等于30岁,这样才知道自己要什么,有清晰的目标并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们没有真正熟女那么成功的事业及丰厚的收入,但要有稳定的工作和能负担自己生活的薪金;他们没有真正熟女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但至少谈过恋爱;她们职位不高,但能看到晋升的希望;她们还要受过一些不大不小的伤害,才有抵抗挫折的免疫力。
对自己,她们八分坚强,二分柔弱;对工作,她们八分世故,二分天真;对生活,她们八分理智,二分性感;对爱情,她们八分投入,二分自我……
正如为了身体健康,吃饭只吃八分饱;为了生活幸福,女人要做八分熟。你们何不试着修炼成为一个八分的熟女呢?
【女人励志的文章摘抄】相关文章:
2.女人励志名言摘抄
3.精美的文章摘抄
4.好的文章片段摘抄
5.秋天的文章摘抄
6.好的文章段落摘抄
7.好的文章摘抄
8.好的文章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