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锔人生美文

时间:2021-08-31

  生命易碎,犹如瓷器。

  他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不久,母亲不堪生活重负,也撒手人寰。母亲咽气的时候,他正端着一个瓷碗吃着晚饭,当知道母亲离他而去时,他手中的碗咣当一声掉落在了地上!从此,他不再有父母的疼爱,就连每顿饭都成了问题。他不得不来到北京,和做锔匠手艺的爷爷一起度日。4岁的稚童,别人尚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颇有志气的他却让爷爷一边教他识字,一边教他锔补手艺。

  北京的冬天特别长也特别冷。他稚嫩的小手拿着那些破碗、破盘、破壶的碎片,就如同拿着一块块寒冷刺骨的冰碴子。由于手被冻僵,一不小心那些锋利的瓷器碎片就将他的小手刺割得鲜血淋漓……他觉得眼前这奇冷而扎人的碎片就像他正遭遇的人生,他一定要战胜它,征服它,将人生的这些碎片一一锔补起来!

  凭着这样一股不屈的倔劲,他10岁时便熟稔地掌握了祖传的24样、72种、136道独门锔匠绝技。他用被磨炼得比同龄人要硬朗许多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担子。

  他用一颗匠心,一双妙手,根据待锔补的瓷器的图案、文字,锻造出花钉(有图案的锔钉)。如在破损的口杯上锔上一朵荷花,杯外再锔上几条鱼,这么一来“年年有余”的憧憬便盛开、游弋在了人们的心间。又如一个损坏了的装水的碗或盘,在其破损处锔上一条跃动的鱼便意味着碗或盘的主人未来的日子会“如鱼得水”;或者在其破损处锔一只蝙蝠,象征着碗或盘的主人会“福从天降”……

  锻造锔钉时,他还不惜花费成本,在黄铜中添加十分之一的黄金,使锔钉的延展性更好,不会生锈。就这样,一件件破碎的物品由于他的匠心独运,使残缺变成了一种美。他就是1955年出生于辽宁抚顺市的王振海。

  王振海曾遇到过一个碎成了100多片的北宋时期的碗,几乎所有的锔匠都认为此碗无法修复了,王振海却发誓一定要让其再现美于人间。他先是“找碴”,将100多碎片按大小、钝角、锐角分类,接下来是对接碎片,先对锐角,再对钝角,然后用小锤子沿着碗边轻轻敲击加固,并反复用手摸,直到平整;碎片对好后,用绳子反复扎紧,再用弓子和金刚钻沿着裂缝两边钻出三分之二碗厚度的小孔;在掺金的铜板上剪下两毫米宽的直条,然后把直条剪成一个个菱形,根据两孔之间的距离将菱形的铜片做成相应大小的花钉,一一锔上。他前后花了3个多月时间,最终让这件器物完美还原,就像让它破碎的生命拥有了全新的意义,得到重生一样。

  为了让这种古老的手艺焕发出青春,闪烁出时代的光芒,王振海还花了5年的时间钻研,实现了用牙钻在瓷器上钻孔。此举大大提升了钻孔的速度,1分钟可以钻20到50个孔,同时还避免了崩瓷和炸裂。

  50多年来,王振海锔了将近10萬件作品,其中较为传奇的是一件“七合盏”,它由越窑瓷片(北宋)、景德镇龙窑瓷片(清代)、青花瓷片(元代)、龙泉瓷片(南宋)和从南海一号打捞出的瓷片(明代)等不同朝代的7片碎瓷组成。虽说是“七合”却严丝密合,滴水不漏,精美无比,堪称世上绝有。

  2011年春,王振海在香港举办个人锔瓷展时,这件“七合盏”吸引了众多收藏家的目光,一名美国人甚至开出了1200万元的竞价欲将其买走,但被王振海拒绝了。王振海说,他到世界各地讲授锔瓷艺术,开锔艺培训班,手艺可以传遍全世界,但任何一个古董物件都不能从自己手中流向海外。

  如今的王振海已是“国宝级锔瓷匠人”,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锔”。

  日子如瓷器,稍不留意就会碎裂成或钝或锐的一块块困厄和不幸,但只要敢于向困苦“找碴”、挑战,只要有一颗如金刚钻一般坚毅的心,就能将碎成片的日子锔补得朴实厚重、超然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