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为了一些事情抓狂,但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只是在钻牛角尖,把问题扩大而已。
比方说,有个陌生人在路上突然超车插到我们前面,我们就一整天无法释怀,还说服自己应该要生气。我们不断在心中假想冲突的画面,有些人还会四处告诉别人这件倒霉事,就是不肯轻易忘怀。
不妨同情一下这个超车的人,并且感叹一下匆匆忙忙有多痛苦。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维持自己内心的平衡,还可以避免把别人的问题扯到自己的身上来。
不必执着自己才是那个“对的”
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曾经被某人纠正,然后还向对方说:“真谢谢你,让我知道我错了,你才是对的。”或者当你纠正别人,或牺牲他们来证明你自己是“对的”时,是否有人曾经向你道谢?当然没有。事实上,人人都讨厌被纠正。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立场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了解。
想变得更平静、更有爱心,最好的策略就是,练习让别人享受“对”的乐趣,把荣耀归于他们。当某人说“我真的觉得最重要的.是……”或说任何话来纠正你,让他们的论点成立就是了。
认同批评,是化解尴尬的良机
我们经常为了一点小小的批评就气急败坏,把它当做一桩紧急事故,急着为自己辩护,仿佛在打仗一样。这样的反应会白白耗费大量心力。认同批评可以化解尴尬的处境,满足别人表达意见的需求,也可能为你提供一个机会,从别人的角度来了解自己,最重要的,或许是给你一个保持心情平静的机会。
我第一次有意识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是多年前妻子对我说:“有时你太多话了。”我难过了一下,才决定同意她的看法。我回答她:“你说得对,我有时候是太多话了。”我发现我自在的反应能帮助她放松,几分钟后她说:“知道吗?你真好说话。”从此我就知道,对批评做出反应并不会让它消失,事实上,负面反应通常会让批评的人更确信他们对你的看法,不如认同批评。
不知道今天轮到谁倒垃圾,那就你去倒吧!
我们一不小心,就很容易痛恨日常生活的责任义务。有一回,在情绪低落时,我算出自己平均每天要做1000件不同的事情。当然,在我心情较好的时候,这个数字就会大幅下降。
一想到这件事,我就惊讶自己为何如此轻易就记住了我所做的杂事,以及要负担的责任。可是同时,我也轻易地忘记我的妻子每天要做的一切。
如果你老在计算自己所做的一切,真的很难变成一个知足的人。让家人少做一点,总比忧虑计较今天轮到谁去倒垃圾,更能让你的人生过得快乐一点,这无疑可以让你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更重要的事情。
允许计划有变通
我喜欢在清晨时光写作。可是,如果我4岁的女儿提早起床,上楼来看我,那又该怎么办呢?或者我计划先去晨跑再去上班,结果却接到办公室打来的紧急电话。在这种时候,需要问的问题是,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坚守写作进度比较重要,还是陪4岁女儿重要?少跑30分钟晨跑,值得你生气吗?想做一个心平气和的人,显然大部分时候变通比坚持计划更重要。如果你把随机应变当作目标,就会发现一些奇妙的事情:你会感到更放松,却又不会让进度停摆。你甚至可以变得更有效率,因为你不必把精力浪费在生气或烦恼上。你周围的人也会变得更自在,不会觉得在你身旁如履薄冰。
先向他人伸出你的手
我有一位朋友,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她最近告诉我,她已经将近3年没有跟儿子说话了。“为什么呢?”我问。她说,她跟儿子为了儿媳妇的事情意见不合,除非他先打电话来,否则她不愿意再跟他说话。当我建议她先采取主动时,她起先抗拒说:“我不能这么做,应该道歉的人是他。”她真的宁死也不愿先向她的独子示好。不过,在我的温和鼓励之下,她终于决定采取主动。出乎她意料的是,她儿子很感激她有心先打来电话,所以也向她道歉了。
通常就是这样,只要有人把握机会先伸出手,往往双方都能获益。如果我们继续维持愤怒,心中的怒火就会把芝麻绿豆的“小事”,变成真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