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快到周末,都会想起《欢乐颂》里关关被问到“周末干什么”时的剧情,她不是回答“加班”,就是回答“我要躺在家睡觉,谁都不许叫我”。
我看这部剧的时候还没有毕业,无法真的体会到对于上班族来说周末的意义真的就是“躺着”(现在已经非常感同身受了……),也不止是上班带来的疲惫,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想再花周末的时间去进行一些没那么重要的社交了。
所以周五下班之前,最害怕的就是收到这样的消息:
“周末有空吗?”
也不是不想跟朋友见面,而是每次在社交活动结束回到家的时候,都要在沙发上瘫半天,头脑放空,不想思考任何事情——每场社交,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场大型精力损耗活动。
有个词叫“开朗型内向”,形容的就是在和别人社交的时候看起来开朗热情,但实际上在社交之后会非常疲惫、比起社交反而更喜欢独处的一类人。
你可能因为身处在一个需要社交的环境里,不得不去跟陌生人主动聊天、在一个团队里充当比较活泼的角色、甚至在朋友们眼中的标签都是“外向”;
以至于在你某次拒绝了朋友出门聚会的邀请、或者情绪表现得有点低落时,他们就会问,“你怎么了?不开心吗?平时你不是这样的啊。”
总结起来就是,“拼命装作自己很外向,真的很累。”
选自《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没有类似经历的人可能很难懂这种性格的形成:
既然不喜欢社交,为什么还要逼着自己戴上一层面具呢?这样活着不是很拧巴吗?
我曾经看到的一条微博能解释这个问题:
我一直觉得,最严重的歧视,不在种族、民族或性别,而在性格,社会对内向性格的歧视简直有如大气压,沉重、广大,无可抗拒,无可逃脱。证据之一就是,我首页会有一半人不明白这段话的意思。@穆尼moria
“性格内向”,这个听起来不是什么很大的缺点的词,放在现实的语境里就成了“对你今后的人生都有很大负面影响的缺陷”、“不改不行的缺陷”。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小时候,你胆子小,碰到不熟的亲戚来家里不知道怎么叫,有些亲戚就会叹着气对你爸妈说,“哎,你家xxx就是太内向了”;
上学之后,你不像班上其他同学一样每次都争着举手回答问题,在暗自鼓起勇气时,父母说,“你这么内向,以后可怎么办?”
成为成年人之后这样的场景更多也更频繁了,可能因为在进入一家新公司的时候表现得没有那么外向积极,就被认为是“高冷”、“不合群”——实际上你只是还不知道如何融入而已。
正因为这些原因,怕内向的自己不被人喜欢,很多人才会变成“开朗型内向”的性格,人前活泼,人后落寞。
选自《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就像这个词本身就有对立的两面一样,“开朗型内向”的人有两面。
一面用来对待外界。
可以快速地和一些人建立点到为止的关系,可以迅速分析所处环境的情况,然后作出熟练的社交反应。
一面用来和自己相处。
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待着,善于独处也能从独处中获得乐趣。
他们其实深谙社交手段,知道怎么能让对方觉得开心,但仍然期待能有一段“慢”一点的关系:
比起在和陌生人刚接触的几分钟内,马上发散出一种模式化的“我很nice很好相处”的信号,我们更想慢慢地去了解一个人、因为兴趣相投而走到一起;
比起刚接触一个集体的时候就开始“自来熟”,我们更希望在真正认识每一个人、一起拥有一些无可替代的回忆之后,才和大家成为不可分离的集体。
就像,我可以用开朗健谈的一面和你相处,但我更希望你能接受我有点内向和笨拙的那一面——因为那才是真实的我。
选自《壁花少年》
曾经接触过一些因为觉得自己内向而感到自卑的人。
他们会因为外界的声音而去想,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而我却不行?是不是我也应该主动去跟不熟的人搭话、去努力融入自己并不喜欢的集体?
但我想说的是,就像你想保留自己的一点童真、甚至选择每天衣服的颜色一样,你有选择内向的权利。
并不是和封起了和外界沟通的渠道,也并不是抗拒交朋友,更不是社交障碍。
和自己相处也能获得生活的愉悦,朋友不多但每个都足够真心,碰到陌生人小心翼翼地伸出自己的触角——这些也是应该被尊重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特别幸运,是一个天生就开朗、善于和人相处的人的话,也不要看不起那些内向的朋友。
他们只是没有那么快能适应而已,给他们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