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需刻意追随自己的情感美文

时间:2021-08-31

  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封建习俗特别多,不单单是表现在逢年过节方面。在祭祀方面,他们的心里并不认为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脑海中真实的想法只是:保留自己的面子,不要让外人看笑话。至于祭祀的意义,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及对往昔的追念甚至可以追溯到更多含义,对于他们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毋需刻意追随自己的情感美文

  我厌恶杂乱而毫无意义的封建习俗,带有封建色彩的祭祀。何为封建色彩?那日,我还有重要的课要上,母亲却坚持要求我请假,因为那天是一个亲戚的头七日,我们这里的习俗就是头七那日,与逝者生前有血缘关系的人要到墓园“游山”,就是全部的人排成一个圆圈绕着墓走上几圈,而且还要披麻戴孝,画面看上去有一丝诡异。即使我知道活动大概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我还是不愿同母亲妥协,放不下课业是其中一个原因,关键的却是我不愿妥协于封建习俗,一个虚无缥缈却被众人推崇多年的东西。

  是否是“不孝”?我想不是的。孝道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中华文明之邦的必修课程,但是演变到后来却越多的成为了“愚孝”。我始终认为人的肉身冰冷的那一刻灵魂自然也已归去,投胎转世是必须的,但时间应该不会持续一两个月吧?所以何必总是去打扰逝者,在他的墓前做些无谓亦是安慰自己亦是做给他人看的活动呢?

  凡事毋需刻意,有时候在你闲暇之余,突然之间想到一个人,或生或逝,你随时都可以去看望他啊,把你想说的话想做的事一同做了,何必总是随波逐流,效仿他人的“小丑”举动呢?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不喜欢刻意地去生活。有时候毋需刻意对朋友的意见不同意,我也不会拐弯抹角扭扭捏捏,言简意赅地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

  那天阳光午后,我看杂志的时候看到张爱玲的一段话,觉得不错就抄下来递给我周围的C同学,我知道她一直喜欢着张爱玲的书,虽然我没有像C同学一样狂热爱着张爱玲的一切,但当我看到自己觉得不错的句子并且刚好C同学也喜欢着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与她分享。看,有些举动并不需要刻意,就好像不是所有的帮助都与目的性相关联,就好像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被仇恨霸占一样。

  我最怕与“装”的人相处。认识一个朋友,不算很熟,偶尔听她讲话,除了骚首弄姿,语气内容也是特别做作。比如我们在讨论喜欢吃何种水果的话题,几乎每个人都简单明了说了自己的喜好,喜欢的理由也是通俗易懂。H却总会说:“我喜欢苹果,嗯,因为苹果富含维生素,里面有XX元素……”然后她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堆,从苹果的起源到苹果的外形到苹果的内在到苹果的市场到牛顿到牛顿定律到苹果手机……,其实不到第二分钟的时候就没有人在听她说话了,我们已经聊别的话题了,后来H同学意识到似乎没有人在听她说话也就知趣闭嘴了。但是她的周围有一个朋友一直是沉默的,H同学以为那位朋友在专心听她讲话,正欲继续说下去,那位同学却说:“我失恋了,心情不好,让我一个人待会儿。”H同学当时尴尬的很,后来那场景变成一段佳话。

  刻意地做一件事情,反而容易弄巧成拙,真的没有必要为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身份评价而刻意伪装自己,气质是一个人长期沉淀的结果,成功也是一个人长期努力的结果,没有过程,急于求成,刻意地想改变什么也只能是无谓的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