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美文

时间:2021-08-31

  陕北高原生长着一种稀有的花儿,它的茎高只有一尺左右,一般为单株单花。如果营养和水分充足,有的也能开上好几朵。花朵通常为朱红色或橘红色,每朵分为六个花瓣,绽放后稍向外翻卷,看上去是那么火红,那么艳丽,很是招人喜爱!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美文

  它,就是山丹丹。

  山丹丹,学名斑百合,又称红百合,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喜阴凉,往往生长在阴坡低洼地带,民间素有“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之说,花期在六至九月份。陕北夏秋少花,每当这个时候,广袤的黄土高原呈现出一片翠绿。当你正迷醉于青翠绿意时,不经意间会猛然发现,在那浓密的杂草丛中,一株红艳艳的花朵,仿佛在向你招手致意!你便会情不自禁地跑了过去,亲昵地抚摸着鲜艳的花朵,有时竟忘乎所以地采摘下一朵,拿在手中,摇着、嗅着、吻着,一股亲切、喜悦、清香之感顿时触及全身。

  山丹丹是一种美丽的花儿,只生长在中国北方。它红的似火,灿的若霞,每年夏秋季节,就这样灿灿烂烂、热热烈烈地开放在陕北高原上,点缀在青山秀水间,向人们展示着它与生俱来的美,成为绿色海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尽情地让人们欣赏着,给人以美的享受!

  然而,但凡熟悉陕北的人都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却不是这样!由于长期大量开荒,广种薄收,过度放牧,使陕北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红艳艳的山丹丹花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几近绝迹。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政策,给老区生态环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极大地调动和焕发了农民群众植树种草、封山育林、治沟造地、少种高产的热情,变兄妹开荒为夫妻造林。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奋斗,现在,陕北大地自然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环境大为改观,降雨量明显增加,这才使得这火红的山丹丹又绽放出它的风采,显露出它美丽的容颜。

  “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中央红军到陕北;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一首热情激昂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把山丹丹与中国革命、与陕北人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人心所向,也是众望所归!山丹丹虽然立身于阴坡少阳的地方,但它顽强地盛开出红艳艳的花朵,给人们以希望和信心。这不正是延安时期的党中央吗?在极度困难的境况下,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领导人民军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土窑洞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战争,夺取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我想至今人们仍然热衷传唱山丹丹的原因大概正是缘于此吧。

  在中国,南有映山红(红杜鹃),北有山丹丹。人们一想到山丹丹就会联想到朴实厚道的陕北人民。有一首歌里唱道:“千家万户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给亲人喝。”当年,在中国革命最低迷、最困苦的时期,老区人民敞开粗壮的臂膊与宽广的胸怀,欢迎和接纳了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陕北的毛主席和他率领的中央红军。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送人送粮送军鞋,一心一意支前线,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是的,陕北人民诠释着山丹丹的高尚品质,更赋予了山丹丹的革命意义。

  如今,睡土炕,喝米酒,听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已经成为前来革命圣地延安旅游的一个必然选择。可是由于山丹丹的生物习性,使它只能局限在那小范围的“背洼洼”上,很难让人们领略到它那红艳艳的真容,多少会给游客留下一些遗憾。倘若,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移植在城市,或者加以改良,使它能够更具适应性,大面积进行栽植推广,让来延安的游客都能一睹它的风采,那该多好。

  红艳艳的山丹丹哟,希望你能够在延安革命老区红起来,红遍整个黄土高原,映红我们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