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邹逢兴情注教学、矢志育人,43年来培养了上万名高素质人才,编著出版全国、全军本科统编教材、国家规划重点教材等36部,打造2门国家精品课程,带出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他先后被评为首届全国教学名师和全军优秀教师。
(一)
邹逢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由于成绩优异,他留校在基础教学一线。
为了做好教学工作,邹逢兴把大量时间都用在教学研究中:查资料、学习前沿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研究教学方法……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他说。
为了教好《数学电子技术》这门课,邹逢兴阅读了40多本相关教科书。在他的书房内,一个2米多高的书架上摆满了已被翻出毛边的计算机硬件知识的书。当时已年届50岁的他还自学软件知识,亲手制作课件和动画,把复杂抽象的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
开设《微机接口技术》课时,因教材跟不上微机技术的发展潮流,邹逢兴决定自编一本教材。
为此,邹逢兴向专家请教、到图书馆查资料。为了研究样机结构,单位刚刚进口的教学样机被他反复拆装。1993年,《微型计算机接口原理与技术》成功出版。这本第一个系统规范全国、全军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教材,先后被国内多所重点高校采用,并获得第三届全国电子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
(二)
王荣是国防科技大学大四学生。4年中,他记忆最深的课就是邹逢兴教的《集成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课前我们要做4个小时的实验准备,从方案设计、操作流程到结论总结都要进行细致思考。”王荣说。
这两门课都是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电子类课程,但早期安排学员做实验时主要都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很不科学。
“把传统的封闭验证性实验变为开放综合设计性实验。”邹逢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在全校建立起新的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堂上,每个人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大家一起实践一起讨论。学生武晓康说,虽然课前准备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可了解到正确的方案是如何得出的。
“这样的方式让我们从一个旁听者变为了参与者,有时甚至是创造者。”王荣说,在思考、实践中往往会有些新想法,新点子,有些会成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要有思想、勤实践、善总结。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邹逢兴说。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动手能力,邹逢兴积极搭建实践平台。1988年,他在全校发起了电子设计制作竞赛。这一创新之举一下子激活学生参与的热情,许多高校纷纷效仿,如今,这已成为全国高校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
在这种研教结合的教学理念下,一批批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的学生脱颖而出。在邹逢兴所教的学生中,有267人次在全国学科竞赛中获得过一、二等奖。
(三)
在学员眼中,邹逢兴既是严师,更是慈父。
“周末我家最热闹,哥哥姐姐们经常来家玩,一起做饭、吃饭。”女儿邹名璐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说,“他们还按入‘师门’的早晚,叫我‘小师姐’呢。”
“他平时下了班也不回家,经常直接就到学生宿舍,和学生聊天、解答问题。”妻子罗智敏说。
“如果不全面地了解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邹逢兴说。
为了跟上年轻人的步伐,邹逢兴主动接受社会出现的新生事物:他是教研室最早用网银购物的,最早网购买书的,较早使用PPT教学的。
“他还是教研室的‘麦霸’,能唱一晚上,一点也不out。”国防科大讲师王萍说。
留校初期,邹逢兴从事过科研工作,并获得骄人的成绩:成功研制的“内燃机车速度表转速表自动校验台”在北京等地地铁推广应用;主持的“机器人力反馈依从控制技术与力控制器”研究获批进入国家首批“863”项目行列;国内最早主攻开展“单兵数字化技术研究”,发表的系列论文获得全军首届数字化部队与信息战理论研讨会一等奖。
如今虽然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他依然放不下这份工作,即使是生病了也很少请假休息。
“我要把一生都放在这三尺讲台上。”邹逢兴说,“在这里我找到了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