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障孩子用双手创造价值纪实故事

时间:2021-08-31

  3月初的一个下午,在回龙观的地铁口,我们见到了爱心农庄的创始人张宇。一番寒暄后,张宇开着他那辆96年的林肯带我们去找一个可以聊天的地方,突然车在路上抛锚了,张宇带些自嘲地说:“我这战马跟了我多年了,爱心农庄从筹划到现在它都一直跟着我,抛锚是为了提醒我有时候不要太忙,要停下来等一等……”

让智障孩子用双手创造价值纪实故事

  智障孩子需要实习基地

  2006年12月,北京市智光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清晨的宁静,王丽娟接起电话,另一头是一个急促的声音:“王校长,你赶快过来,去年从你们学校毕业的刘明(化名)因被工作单位辞退跳楼自杀了!”

  当时在场的还有同样在智光学校工作的张宇,他陪同王丽娟驱车赶往医院,满身是血的刘明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遗憾的是,刘明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张宇是一名海归。在2000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国内一所智障学校—智光学校的校长王丽娟,并成为了这里的一名义工,尽自己最大努力出钱出力。刘明事件让他看到,很多智障孩子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由于没有实习的缓冲期,大多很难适应工厂的环境,必然面临种种困境。他们甚至连一个真正的落脚点都没有。智障学校的孩子们要就业,光学习文化知识还不够,他们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

  张宇开始筹划,如何让这些孩子用劳动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他想到开一个农庄,因为它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链,提供的岗位比较多元化。

  没有基金会支持,张宇把父母留给自己在南三环的住房给卖了,自己住在学校一个羊圈改造成的简易房内。他每天开着自己那辆破林肯,跑遍了北京郊区,对比了50多家农场。最后,终于看中了位于昌平凤凰岭下白虎涧村的一大片土地,每年租金45万。

  有了钱后,张宇开始发动大批的志愿者过来帮忙。那片地荒废了5年多,要对土壤进行改良,还有拉水、拉电,工程预算。那段时间,张宇成了二手市场的常客,因为连一个门把手都要张宇亲自买。

  2010年5月份,一座为智障人群搭建实习、就业平台的“特奥爱心农庄”终于在白虎涧村落成,并迎来了现在农场中的第一批20个智障孩子。这些孩子都有近半年的实习期,可以在这里进行农业生产、产品加工、餐饮服务、零售物流、艺术表演等多方面内容的学习与实践。

  爱心农庄种植了蔬菜、水果,还养有家禽、家畜。张宇还给农庄建立了配套设施,跑马场、鱼塘、餐厅、客房、培训、露天剧场等设施。

  让爱心农庄突破重围

  在张宇看来,做慈善不仅仅是捐钱,那样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真正的慈善,应该帮他们学会生存、成长和发展。在爱心农庄,老师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工作技能,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还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爱心农场每个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大概是1500元,而农场每个月还要返补给一个孩子1000余元,这样维持农场的收支平衡就非常艰难。但令张宇感到欣慰的是,农场第一年就取得了大丰收,张宇带着孩子们去农场采摘,他们一个个乐得手舞足蹈。

  之后,张宇采取多元化发展之路,一方面开展绿色农庄项目,让城里人来农庄体会吃住行、采摘一条龙服务;同时,利用自己在海外生活的经历,在北京各大外国人社区推广自己的有机蔬菜。

  农庄运营的第二年终于得到了一些赞助:2011年4月份得到了英国德威学校的一笔赞助,8月份得到福特基金会的赞助;同时还有两笔政府部门的资助,一个是残联的,一个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爱心农场在张宇的不懈努力下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

  让他们的劳动有价值

  爱心农庄与其他度假村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这里的服务员看上去有些与众不同,他们有的身体不太协调,有的说话口齿不清晰。可是,像正常人一样为别人服务是他们的梦想,在无数次艰难的训练下,他们学会了叠被子、拖地、刷碗;学习种菜、施肥、采摘……

  张亮(化名)是农场的一个实习生,他的任务是打扫楼层的卫生,可是,有时候这个可爱的孩子会忘了换水。张宇告诉他,这就像马拉松比赛,你走到那儿穿过条线,就算你赢了,然后你就准备下一个比赛—换水。这个孩子很快就学会打扫整个楼层的卫生了。

  也许你不会相信这片占地100亩的农庄里,大部分的劳动成果是由一群智障孩子创造的,虽然有很多志愿者和老师的帮助和培训,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孩子学会了生活,更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有几个孩子经过近一年的实习,在张宇的推荐下,到一家五星级酒店就业—做员工宿舍保洁员。张宇还会让一些老师跟着去指导,直到他们能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这些老师才会离开。

  张宇对记者说:“我爱跟他们在一起,跟他们在一起是完全放松的状态,在这片世外桃源里,看到他们用劳动创造的价值,我觉得很快乐;而且他们很知道关心我:有一天,我累得躺在休息室的椅子上睡着了,那群可爱的孩子足足给我盖了10床被子,因为他们都爱我,所以一人盖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