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浙江北部,一个叫前港乡民主村的地方,一个四十开外的退伍兵王林,娶了一个贤惠的媳妇,育有二个女儿,此时,大女儿宝琳,已经招了一个在城关工作的上门女婿小陈,二女儿宝平也已经十二岁了。
那里,农村已经实行了分田责任制。王林在农闲时间,跟小队的一些社员一起出外。
他自己也凑钱买了一只小木船,装上了小的挂浆机,中间搭了一个遮雨的棚,可以睡觉,又准备好了在船上烧饭的行灶及锅子等物品,去上海的郊区的河道,用专用的网抄螺蛳,运回来卖给前港的养鸭场,这样一趟上海回来,也有一定的收入,可以贴补家用,对当时的农村而言,也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夫妻俩在农闲也专门做这个生意,渐渐地也摸熟悉了其中的主要过程。
但在一次小船返回途中,小木船距离家很近的地方,王林在小木船船尾开挂浆挡舵,而他的妻子,在前面的船舱内搞卫生,清理船上不用的东西,他的妻子一不小心,从船内翻入河中,而在船尾的丈夫老王,却没有注意到妻子的落水,依然驾驶着自己的小木船,朝自己的小队前进,直到小船靠近自己家的河埠,他连续喊了几声老婆 的名字,却没有听到老婆应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粗心,造成了老婆的失踪,他连忙调转自己的船头方向,往原路寻找老婆的影子,来回了好几次,直到2小时后,才在离家线半里的河面上,发现了自己妻子的浮屠,面对河中的死尸,老王欲哭无泪,自己的一时粗心,酿成了终身的遗憾。
他默默地将妻子从河中拖起来,接入自己的小木船,再慢慢地开回家,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样没了,他自责道:“妻子,我有愧。”
面对自己的两个女儿,刚上门不久的女婿,老王发誓:“今后,决不再另找一个妻子,以对自己粗心惩罚。”
当时只有12岁的二女儿宝平,面对自己的母亲的突然离世,一时难于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哭得来让旁人也跟着流泪。
后来,大女儿跟女婿在城关有了自己的住处,搬到了城关住处,乡下只有父亲跟自己的二女儿居住,老王也坚守自己的承诺,不再找另外的妻子。
没有了自己的母亲,少了一份母亲的细心关爱与呵护,自己的姐姐,有了自己的小家,只有星期天,才偶尔回乡来转转。
宝平在本地职高念了一个会计专业,进入了一个乡下 的工厂做统计,不知是因父亲的粗心,让自己的母亲在河中淹死的缘故,或者那个阴影,在宝平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缘故,宝平对男人有种天生的不信顺和恐惧感,自己事非常的内向,以致自己的婚姻大事,一拖再拖,拖到了将近三十的年纪。
不久前,姐夫单位的一个同事,主动提出给他的阿姨,介绍一个在乡下工作的男人,他的阿姨一听是一个三十五岁的男人,介绍人将那个男人的联系方式,也给了他姐夫,结果,男方将有关的信息,发给宝平后,宝平依旧是不回,让人难于猜测那个老二的心思。
她的父亲今年已经六十有五,一个大男人,那有母亲那种细心地关怀,而宝平依旧是每天上班,两点一线,从家到工厂,从工厂到家,交际范围的狭小,让宝玉结识自己心仪的朋友的可能性极小。
宝玉年轻时,本浜的几个媒婆上门来提亲,讨八字。后来,随着宝平年龄的增大,这些媒婆也懒得再上门,省得讨个不开心,这让近三十岁的宝平,自己的前途,着实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