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都市的角落里,有一个不起眼又不可忽略的商业群体。默默地生存于小区的巷尾深处。却成了老百姓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维系。这就是百年老物件“菜场”里的卖菜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白不惜抛弃“铁饭碗”,涌入了时代变革的潮流,乘了一天一夜的班车,从福建来到上海,当他走出锦江乐园客运站时,一个个城市时尚新名词:“打的”、“地铁”、“高架”传入他的耳朵,却显得格外陌生。站在楼房林立,人潮汹涌的街头,他不知所从。
在一位朋友的带领下,小白到了一家国营蔬菜公司门口的马路上,借着“国企”的知名度与高人气,摆摊设点,做起了贩卖蔬菜的生意。因为,不需要缴纳租金与管理费,经营成本低,蔬菜也卖的便宜,生意越来越好,便引来了其他流窜商贩蜂拥而至,一把把撑立的太阳伞,像一朵朵蘑菇云,淹没了马路,于是,这里变成了“马路菜市场”。生活极为艰辛。早上,一两只馒头,一杯豆浆充饥,午饭晚餐一碗快食面了事,天黑了,就躺在路边,听着蚊子的嗡嗡声,看着星星眨眼睛,做着未来的城市梦。东方破晓时分,蹬着自行车去进货。利润从一天的十几元,到一天的上百元,而兴奋不已。然而,接踵而来的问题发生了,垃圾成堆,老鼠穿梭,污泥如田,交通堵塞,行人购物卷起裤腿走路。每天五六点杂声四起,惊扰了邻居的休息。投诉举报不断。因此,城管进行了整治。而小白跟其他商贩一起,与城管玩起了“老鼠躲猫”的游戏。城管一来,商贩挑着菜筐就跑;城管走了,商贩又如蜂而聚。
后来,一家企业在边上的一块闲置空地上办了简易的临建审批手续,搭建了一个钢构塑料瓦大棚,把马路菜市场的商贩安置到大棚里。小白也从“马路菜市场”,搬进了“大棚菜市场”。虽然,条件有所改善,不再风吹雨打。但是,还是逃不过高温酷暑,夏季在棚下如同蒸桑拿,汗水淋漓,蔬菜变质,往往是入不敷出。
2006年,小白进入了闵行区浦江镇一家中等规模的室内菜市场,从此,告别了“马路菜市场”与“大棚菜场”。一开始, 由于地理位置偏、交通条件差。开业时,客户稀少,生意冷落,蔬菜成批腐烂,商贩怨声载道。于是,小白亲自到附近老百姓家送免费购物券、送菜、送水果,对采购车辆进行油费补贴。这样,顾客才一天天的多了起来,生意也好转了,商贩也稳定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市场人满为患,垃圾遍地,臭味难闻,很多老百姓投诉市场扰民。于是,小白又主动配合市场管理方,从环境整治入手,从他自己做起,疏理排污系统;进行道路白改黑;实施人车分流;推行垃圾入桶,这个菜市场成为上海市第一家垃圾入桶的农贸市场,并在全市推广。 环境变美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正当生意火热的时候,电子商务O2O(线上线下融合)出现了,实体菜场深受影响,顾客又少了,生意下降了。小白及时转向从运营创新入手,加入市场网上O2O专属平台,直接与农产品产地对接,减少中间流转成本,在平台上发布每一类商品的信息,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购物模式,建立经营数据库,包括食品安全追溯、客户需求信息、意见反馈等等。以实体菜场摊位为依托,开劈了网络农产品商铺,并提供五公里内半小时免费送货上门。商品销量越来越好,企业也越做越大,老百姓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满意了。
后来,市场管理方又开劈了一个生鲜超市,一个品牌餐饮区域,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一个交流沟通(市场与业主、客户)平台。如今,小白可以吹着空调,在干净明亮、舒服的环境里谈生意、做买卖。有一天,兰陵大蒜公司的总裁,来到市场考察,小白接待了他,谈成了一笔大买卖。他成了兰陵大蒜上海区域的CEO。现在,只要键盘一按,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商品就可以直接到达。老百姓也可以携老牵小,休闲娱乐、购买品质更高、价格更实惠的商品。实现了吃、购、玩一条龙。真正做到了买卖开心、吃喝放心,逛市舒心。
透过老物件“菜市场”的变迁,小白看到了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感受到了政府政策的正确导向,给他带来的红利。他除了拥有线上线下铺位外,还拥有豪宅与豪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一个个时尚新名词:“二维码”、“移动支付”,不断传入他的耳膜,却不再陌生了。他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