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认识平均分》优秀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平均分》优秀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平均分》优秀说课稿1

  《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讲练法,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并让他们通过观察、讨论,形成知识,然后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 认识平均分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第一层:创设情境 感受平均分

  在这一环节中,我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观察猴妈妈怎样分你觉得最公平

  2、观察问题

  通过让同学们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的同样多。

  3、揭示课题

  第二层:实际操作 认识平均分

  1、提出小兔搬8个萝卜,可以平均分几次搬?

  2、交流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认识理解平均分。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分法的机会。

  第三层:拓展应用 理解平均分

  1、按要求分小棒,交流操作。

  2、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3、分别做练一练的第1、2、3题,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的结果一样多。每份分得的结晶果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平均分。

  《认识平均分》优秀说课稿2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

  谈话:小朋友们,无锡是水蜜桃之乡,你们肯定吃过桃吧?花果山的`小猴们最喜欢吃桃,你看,美猴王从无锡带回6个桃,小猴子们蜂拥而上,想去吃那诱人的桃。美猴王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美猴王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分圆片,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利用磁性黑板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3个不是平均分、3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比较:小朋友们,大家的分法真多。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些分法你比较喜欢?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见解将展示的分法分成两类)

  评价:是呀,我们都比较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样多,肯定会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说明:分6个桃有多种分法,在对多种分法的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学生遴选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让学生明白平均分是众多分法中的一种,在教师的介绍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每一份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

  二、操作中领悟

  谈话:看到大家帮小猴子分好了6个桃,美猴王微微一笑,拔下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又变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板书:8个桃)美猴王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分东西时应该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

  想一想:小朋友们,把8个桃平均分,你准备怎么分呢?你能根据这句话先自己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吗?(板书:8个桃,每只小猴()个,可以分给()只小猴。)

  摆一摆:小朋友们,拿出8个圆片代表8个桃,把你们平均分的方法用圆片摆出来。

  说一说:学生说摆法,教师形成板书:

  8个桃,每只小猴(4)个,可以分给(2)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2)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

  8个桃,每只小猴(1)个,可以分给(8)只小猴。

  提问:为什么这3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每只小猴分4个、分1个呢?

  【说明: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每4个一份,也可以每2个一份,还可以每1个一份,学生在操作交流中体会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过程和结果,在“不同”中体会“相同”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同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能力。】

  三、应用中深化

  1.教学“试一试”。

  学生拿出小棒一起动手分,每次分好后指名口答每份几根小棒,分成了几份。

  小结:把12根小棒按照每几根一份的方法进行平均分,这与刚才平均分桃的方法是一样的。这样分,都使每一份分得同样多。

  【说明:试一试的小结非常及时和必要,通过对分桃和分小棒的过程进行类比同化,使学生清晰建立平均分概念的表象。】

  2.辨一辨(“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看到大家明白了平均分,美猴王拿出了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提问:要使笑脸平均分成两份,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说明:辨一辨,使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笑脸从没有平均分到平均分的过程,既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就要使每份同样多,又渗透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圈一圈(“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圆圈图每2个一份,就是每2个一圈;饼干图每5个一份,就是每5个一圈。

  学生明确图意后独立在书上圈一圈,然后组织交流。

  4.折一折。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如果要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么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不同的折法。

  小结:不管怎么折,都要将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应该一样。

  【说明:从一些数量平均分拓展到把一个图形平均分,使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认识更加完整。】

  5.想一想(“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出:可以用小棒摆,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再圈一圈……

  提问:如果不摆学具、不画图,你能想出这14个气球,每人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人吗?

  【说明:气球图的处理,在于一个活字。先独立思考,为学生选择多种解题策略创设时空,然后在多种平均分的方法交流中,借助动作思维解决平均分的问题,最后的提问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渐脱离直观动作,向抽象思维过渡,为认识除法的教学埋下伏笔。】

  6.说一说。

  (1)找一找在教室里有没有平均分的现象。

  (2)说说平时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

  【说明:前面平均分的话题都是由老师提供,现在让学生用平均分的概念去寻找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四、全课总结(略)

【《认识平均分》优秀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认识平均分》优秀说课稿范文

2.《认识平均分》优秀说课稿

3.苏教版数学《认识平均分》说课稿范文

4.认识平均分课件

5.《认识分数》优秀说课稿

6.《认识小数》优秀说课稿

7.《认识时间》优秀说课稿

8.认识线段的优秀说课稿

9.《认识时间》优秀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