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案参考文

时间:2021-08-31

阿里山纪行教案参考文

  《阿里山纪行》学案

  教学目标:

  1、 欣赏如画的阿里山风光。

  2、 学会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 品读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一、知识储备

  1、 认识阿里山:

  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位于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2000公尺以上,东临玉山山脉与玉山国家公园相邻,四周高山环列,气候凉爽,平均气温为摄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气温6.4度。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全部属于国有林班地,总计面积高达1400公顷。

  阿里山在台湾省台中市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登山途中,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这些奇木异树,在阿里山上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风劲吹时,山林如惊涛骇浪,发出轰天雷鸣,形成阿里山著名的.万顷林涛。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

  2、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吴功正1997年7月初写的,当时,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台湾学者为他接风洗尘后就陪伴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应该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了《阿里山纪行》,发表于是1997年12月4日的《报纸》,编入教材时作者做了修改。

  3、 作者简介:吴功正:当代作家、美学家、文学评论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温馨提示:读课文时吐字要清晰,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1、认识字词:

  风靡( ) 咣( )当 秘( )鲁 隧( )道 山岚( ) 迂( )曲 鳖( )幢( ) 红桧( ) 雄踞( )

  2、 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大都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谋篇成文。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在文中画出)

  (同位之间或小组之间可讨论)

  (写作方法总结:这种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的写作方法叫做“移步换景”法,一般游记都采用这种方法。)

  三、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1、阿里山的风景优美如画,你能读出课文中描绘了哪些风景图吗?(可以自己找出或小组讨论)

  2、 这几幅风景图非常用美,读一读这些语句,看看语言美在哪里?

  (温馨提示:本文的语言具有音乐美、情韵美的特点,品读语言,体会这种特点,可以从节奏、音节、修辞方法、用词等多方面品析)

  3、从美景中我们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方法指导: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这种写作的方法叫融情于景。)

  师生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如何写出美文,应该做到哪些?

  达标测试:

  1、仿句练习: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了一片绿阴, , ;, 。

  2、吴功正写出如此的美文,是他独特体验的凝聚和喷发。请你以“黄菊、红叶、征雁、秋虫”这四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写出你对秋的体验。(50字左右)

【阿里山纪行教案参考文】相关文章:

1.《阿里山纪行》教案

2.阿里山纪行精品教案

3.阿里山纪行的教案

4.《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

5.阿里山纪行的课文原文

6.阿里山纪行课文原文

7.《阿里山纪行》教案设计

8.阿里山纪行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