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片的成因
2.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二 教学准备
1.翻页动画视频2:45分
2.自制动画卡片(一面是笼子,一面是鳄鱼,中间卡纸做棍子)
三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么?
2.你们喜欢看哪部动画片?
3.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爱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你们看过么?
4.我们都爱看动画片,但是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制作的么?
5.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神奇的短片(播放视屏)
6.有没有聪明的小博士告诉老师,刚刚的视频里演了什么?
7.这个动画是用什么做的?
8.用纸能做动画片?你们看错了吧?
9.快速翻动纸片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
10.我们看过的动画片就是这样子做出来的,只是动画片是由更多的.画面组成的,当这些画面被快速翻动的时候,卡片上的宝宝就好像活了一样,动起来了。
1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卡片(出示自制卡片)
12.观察正反面
13.让卡片转起来,幼儿观察画面,看到了社呢吗?(笼子里关着鳄鱼)
14.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能够将看到的影像暂时保存,在影像消失之后,之前的影像还会暂时停留在眼前。因为老师在转动卡片时笼子的影像会暂时留在我们眼前,所以,老师转到另一面的时候,两个画面就会重叠,看起来鳄鱼就被关在笼子里了。
15.每一部动画片背后都有许多叔叔阿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看动画片时,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16.结束教学
教学目标
基础
1.初步了解动漫的各种特点,加强对动漫的认识和喜爱。
2.初步学习运用夸张、拟人、添加等手段设计动漫形象,培养创造能力。.
3.画出自己喜爱的动漫人物的形象,并用色彩装饰。
发展
1.初步了解动漫的各种特点,加强对动漫的认识和喜爱。
2.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把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绘画出来。.
3.丰富生活情趣,树立动漫意识,为创造富有特色的中国动漫形象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夸张、拟人、添加等设计方法设计动漫形象
教学难点:
同一动漫形象的不同创意
教学环境 课桌椅摆放及场景布置
全班分成六组,每组五个人。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动漫的图片、故事等,准备纸、水彩笔等常用作画工具
(教师)多媒体设备.课件
作业要求
1.在纸上添加眼、嘴、手脚等,四肢和身子作适当的夸张处理。
2.建议:设计动漫宝宝时,可以适当夸张,使宝宝更可爱;一个宝宝形象可以有多种变化;可以在创作后讲一个卡通故事。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引入课题:
1.学生回忆。
(1)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及最喜欢的动画人物的特点。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画人物?
(2)老师小结,揭示课题:《动漫宝宝》。
二、授新课:
1.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
出示卡通范画、图片和小物品。问题:你觉得这些动漫宝宝怎么样?你准备怎么表现自己的动漫宝宝?
2.小组讨论师生小结
(1)小组讨论
(2)师生小结,讲述动漫宝宝的特点,强调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的形象会显得更可爱。
3.提供步骤:准备一张纸,在纸上添加眼、嘴、手脚等,四肢和身子作适当的夸张处理。
(建议:设计动漫宝宝时,可以适当夸张,使宝宝更可爱;一个宝宝形象可以有多种变化;可以在创作后讲一个卡通故事。)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讲评。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动漫宝宝(名字、形状、色彩等)。
(2)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并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建议:从不同角度设计卡通宝宝的不同变化,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五、课外拓展。
(1)收集有关动漫资料等。
(2)课外给自己的卡通形象编个连环故事。
课堂小结: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动漫宝宝(名字、形状、色彩等)。
(2)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并提出修改意见。
(3)教师建议:从不同角度设计动漫宝宝的不同变化,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复习已有的卡通形象。
【小学儿童动画课件】相关文章:
1.小学动画课件
7.小学儿童故事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