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初中一年级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美术欣赏课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教学背景】
(1)工艺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作业不像小学美术教学那样突出,而工艺性作业的效果较有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力量性、协调性、精确性等)迅速发展,有可能在各种工艺课业中做出较好的作业;同时也由于初中生的兴趣转向现实,对某些创意、设计类的课程比较感兴趣。
(2)知识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强,所以,知识性较强的美术常识、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受到初中生的欢迎;同时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也希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美术作业。
(3)创造性。美术课都应成为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为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提供机会。
(4)个性化。初中生的个性差别日益明显,使美术作品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景象。
(5)动机作用。小学生“无意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兴趣。初中生的学习也需要激发兴趣,但动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画一画人。板书课题。
2、讲解“速写”。什么是速写呢?
速写,是以简单而迅速的笔调表现一种动态形象的图画,即在短时间内用简炼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
它的目的是记录生活,为创作积累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表现对象(描绘)的能力。要画好速写,必须坚持勤奋练习。
3、欣赏:
欣赏课本4、5页的画,以加深对速写的理解。
讲明简单的线条表现动态、神态。
4、写生前的准备:
教师挑选四位特征明显的四位同学,摆出看书的姿势,讲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师示范:
(1)抓大形,大构架,大比例。(2)用简单的长线表现特征,省略繁琐的。(3)细描。
6、指导练习:
记住:“站七坐五盘三半”,也就是说,坐着看书时,人高是五个头高。站的时候,人高是七个头高;坐在地上时,人高是三个半头高。
我们在画人物速写的时候,抓住人物头、手与书本的微妙关系,才能画出动态。注意线条越简单能体现动态越好。
7、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8、讲评:
对作业中线条简练、概括的表扬,鼓励学生在课外、课间休息的.时候多画画人物速写,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思考】
美术课本里经常会有一些美术作品,尤其是一些外国印象派、立体主义美术作品,每当看到这些,学生们的反映都很差异,有些的同学就发出“这画的是什么呀?难看死了?......”;有些同学甚至说我都能画,这还是名画?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还有的保持沉默;每每碰到这样的情况,用何种更贴切的言语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发现印象派作品中的“美”到底以什么为标准的?至关重要。
在一次美术课上,当我要求学生对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进行欣赏时,一位男同学说:“这画的是什么?完全不像人?”。他的话音刚落,就引发了全班同学的品评。看着同学们好奇但是又似懂非懂的样子,我介绍了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毕加索创作这幅作品的初衷,强调了这幅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及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时结合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绪,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不要停留在好看不好看、漂亮不漂亮的层面上,要用时代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幅作品。这时一个调皮的同学开始插嘴:“老师,不是我无知,是我们觉得画的太丑。”全体同学都笑了,诡秘地望着我,看我怎样回答。这确实又给我出了个难题,不过我不愿意被他们牵着走,于是我走到美术教室后面拿起被学生弄坏的学生作品和素描师范挂图,其中一幅素描作品,画面已经被恶作剧的学生用签字笔画的乱七八糟;几张素描师范挂图也被恶作剧的学生挖破了;被还有摆在架上的石膏头像也被学生用铅笔添画了眼珠和胡须,我说:“这都是你们的杰作,你们对这样的作品怎么评价?谁来谈感受?究竟美与丑的标准是什么?”这时学生什么也没有说,刚才的“活跃”气氛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严肃的对同学们说:“对作品的尊重和认同是你的文化修养问题,你甚至可以批评可以辩论,但是随意涂划毁坏作品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
作者画这些是对生命的歌颂和对法西斯的控诉,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在课堂上适时的进行一些人格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把美育贯穿到这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的责任和家长的期盼。训斥、挖苦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毫无益处;回避也不是办法,孩子太小难以辨别是非,放任自流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害的如果正面引导,用美去抢占孩子的精神阵地,不健康的思想也就退避三舍了。
【初中美术欣赏课课件】相关文章:
1.初中美术欣赏课件
2.美术欣赏课件
3.小班美术欣赏课件
4.中班美术欣赏课件
5.大班美术欣赏课件
6.美术欣赏课件竹子
7.群众美术欣赏课件
8.小学美术欣赏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