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秦强赵弱),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钱,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教材分析:
“和氏璧”可谓国宝,是世所罕见的珍贵文物,由此,本课在教学时,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品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领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因课文内容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由于诸多原因,学生接触文物机会几乎没有,对保护文物的意识也较淡薄。加强文物保护意识的教育,是本课渗秀法制教育的重点。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璧、廉、颇、缶”4个生字;会写“赵、璧、骗、撞、怯、廉、颇、辞、诸、削”10个生字;
2、掌握“赵国、完璧归赵、撞碎、胆怯、廉颇、推辞、削弱”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1.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2、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花和国文物保护法》,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一)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故事主要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品质。
(二)本文的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 法:情境教学、以读助讲、
学 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将相和》有关资料及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璧、廉、颇、缶”4个生字;会写“赵、璧、骗、撞、怯、廉、颇、辞、诸、削”10个生字;掌握“完璧归赵、撞碎、胆怯、削弱”等词语。
2、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前因后果。
3 、初步感受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出示和氏璧图片,讲关于它的故事。
(本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文物”这个词,并让学生自由说说身边出现过或听说过的文物,从而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对《文物保护法》的简介,树立学生保护文物意识,完成在学科中渗秀法制教育的目标。】
二、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战国地图,介绍背景:“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设计意图:教师介绍时代背景,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的学习课文。】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不和到和的。)
【设计意图:紧扣“和”字,既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又教会学生抓住课题阅读文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大胆猜测,三个故事之所以放在一起,是紧紧围绕“和”这一关键词。】
三、检查预习,掌握字词
(1)课件出示要检查的生字,让学生读,并积累该课词语,学生大声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可以让其他的学生解答,学生说不出来的.教师可以解答。重点理解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两个词。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就是积累和运用的过程,这一环节既使学生积累了词语,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给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想想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和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是基础。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为下面的感情朗读以及对话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五、交流自学情况,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检查读文,纠词正音。
(2)交流三个小故事所加小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3)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学生讨论完成填空:
出示课件,学生补白:
因为蔺相如( )立了功,被封为( ),他又在( )立了功,被封为( ),廉颇认为他( )而爬到了自己头上,所以将相( ),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避着,为的是( ),所以,廉颇( ),将相( )。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以“整体感知”为主,切忌将课文肢解。为了避免将三个看似“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教成“绝对孤立”,我将学生的视觉拉向课题中的“和”字,这就抓住了“文眼”。有“和”必有“不和”,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把矛盾的焦点指向了廉颇的错误认识(蔺相如就凭一张嘴)。将矛盾的焦点聚焦到蔺相如的“嘴”上。看看蔺相如是怎样凭着一张嘴官拜上卿的。这就将三件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不可分割的主线.】
六、拓展延伸,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们对祖国历史上发生许多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祖先真的很伟大,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请同学们下去收集资料,了解一下我国有哪些珍贵的文物。同时,回去认真读一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了解一下,做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怎么样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字词
3、收集文物资料,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设计意图:这两项作业不仅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而且为下一课时做好了准备。】
【将相和课件教案】相关文章:
2.课件《将相和》
3.将相和的课件
4.《将相和》课件
5.《将相和》的课件
6.将相和课件
7.关于将相和的课件
8.将相和课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