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课件

时间:2021-08-31

  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下面小编整理的北京的春节课件人教版,欢迎来参考!

  一、整组课文学习内容及方法(每组课文的第一篇有即可)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紧扣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交流和描写民风民俗等内容,“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搜集民俗资料的方法,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积累反映传统节日习俗的古诗名篇,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激发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

  在教学本组教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与“品德与社会”“艺术”学科内容或学科老师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加强教学内容整合。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有机整合起来,统筹设计教学过程。比如,课前搜集民俗的材料,兼顾4篇课文的不同方面;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制作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3.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对于课文中涉及宗教、建筑艺术、戏剧艺术等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上。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精读课文2课时,略读课文4~5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二、总课时

  2课时

  三、课文简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六、作者作品介绍

  老舍 (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29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他创作勤奋,解放后写了20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二马》;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七、课文主要内容

  北京的春节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为过年做着各种准备。从除夕到元宵节这段时间,人们的各种活动丰富多彩,隆重热闹。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才结束。

  八、课文中心(作者写作目的)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之情。

  九、分段,段意

  第一段(1—6):北京的春节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为过年做准备。

  第二段(7):除夕这天真热闹。

  第三段(8—10):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段时间里,人们的各色活动丰富多彩。

  第四段(11、12): 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人们观灯会、放鞭炮、吃元宵。

  第五段(13):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又投入了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十、字词汇总(字音、字形、词语)

  1、生字(包括认读和要写的)

  初旬(xún)   熬(áo)夜   蒜(suàn)瓣   米醋(cù)

  饺(jiǎo)子  翡(fěi)翠  杂拌(bàn)儿   榛(zhēn)子

  栗(lì)子   风筝(zhēnɡ)   鞭(biān)炮   麦(mài)芽糖

  寺(sì)院   逛(ɡuànɡ)庙会

  2、生字组成的拓展词语(常用的)

  上旬   年过六旬  煎熬  熬粥  拌嘴

  古筝   鞭子 小麦   寺庙   逛街

  3、词语盘点(与上面1相同的没有打上)

  腊月   展览  爆竹  预备  彩排  截然

  彩绘  走马灯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张灯结彩

  4、补充词语(自己认为还有必要补充的)

  腊八粥(zhōu)  胶枣  蜜饯(jiàn)   掺(chān)和

  又甜又黏(nián)  通宵(xiāo)  万不得已  小贩(fàn)

  毛驴(lǘ)   娴(xián)熟  各形各色   水浒(hǔ)传  末庙

  5、形近字

  旬(   )  鞭(   )  熬(   )  醋(   )  饺(   )

  甸(   )  靴(   )  敖(   )  酷(   )  胶(   )

  遨(   )         绞(   )

  栗(   ) 拌(   )  筝(   )

  粟(   ) 伴(   )  挣(   )

  6、含多音字的句子

  (1)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huo)成的。

  (2)店铺(pù)多数正(zhēnɡ)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zhēnɡ)月初六才开张。

  (3)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jià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4)铺(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5)正月十五,处处张 灯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6)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fèn)外热闹。

  7、多音字拓展

  huo掺和 搅和  暖和

  hé 和蔼 和气  和好

  hè一唱一和

  huó和面

  huò和稀泥pù 店铺  铺户

  pū 铺路

  zhēnɡ正月

  zhènɡ正常 正在jiàn 间隔  间断

  jiān 时间  中间

  Jié结构 结束

  Jiē结实

  Jie巴结Fèn分外 安分守己

  Fēn分数 分家

【北京的春节课件人教版】相关文章:

1.《北京的春节》课件

2.北京的春节免费课件

3.北京的春节优秀课件

4.北京的春节老舍课件

5.北京的春节优教课件

6.北京的春节的课件

7.北京的春节上课课件

8.北京的春节公开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