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2、比较阅读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文章中典故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本文抒发的情感,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师生齐背李白诗歌《将进酒》。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聚会的场所,一起来品读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解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三、文体常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四、熟读成诵,整体感知。
五、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投影文中的重点字词)
逆旅:客舍,旅店。
良:确实,果真。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大块:指大自然。
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序:通“叙”,畅谈,畅叙。
俊秀:英俊聪慧。
琼:美好的,华贵的。
六、本文的几个典故的运用。
本文用典颇多,分析文中典故的运用,意在帮助沉重了解一些常见典故的来源以及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
七、探讨作者性格与文风
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成了一个套子。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即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虽有“浮生若梦”一句,但不会因这一句而生出消极情绪。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他的思想驳杂而矛盾。在儒家“达则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他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的印记。入世和出世、积极和消极的矛盾都统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辅时济世,建功立业,然后啸傲山林,浪迹五湖,全身远祸。
在本文中,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人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欢乐。“秉烛夜游”的典故有两个出处:一是《古诗十九首》中“昼夜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句子。二是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所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的文章显然是援用了曹丕的话,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是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及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八、与《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阅读
首先应看到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之不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会稽内史任上。这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个人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期望。
《兰亭集序》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须“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低沉清幽,李白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九、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经典教案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