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与色彩的关系,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现象,它的形成受色彩规律制约;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
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
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
[教学过程]
一、设疑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无色的,那将是什麽情景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生: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自由讨论发言。)
师:对,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美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绚丽多姿的色彩世界里。那麽在生活中,色彩如何搭配才能让我们感觉到美的享受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搭配》。
(设疑导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书中范例:
(1)提出问题:
A、这些范例为什么好?有哪些独到之处?你喜欢什么样的色彩搭配?
B、不同的色彩搭配产生的不同效果,你能否从中感受色彩美?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随时点拨:
A、优美和谐的色彩搭配令人心情平静舒展。
B、强烈对比的色彩搭配使人感到活泼、紧张。
C、不同色彩搭配的建筑体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D、不同色彩搭配的服装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穿着的差异。
2、复习小学学过的色彩知识,教师讲述色彩三要素。
(1)色相:色彩的相貌。(如:红、黄、蓝的区别)。
(2)纯度:色彩的鲜灰程度。(如:红、颜料加水或加白颜料后,色彩变淡、变灰了,纯度降低了。
(3)明度:色彩的明亮度(对比度)。(如:湖蓝与普蓝存在不同深浅的明暗关系。
色彩搭配中,存在着色相对比(冷暖色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这些因素影响着我们的视觉效果。不同的视觉效果体现着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
3、联系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教师提问:
(1)运动服装给我们感觉多为比较鲜艳,他在色彩搭配上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2)为什么灭火器采用红色?
(3)为什么电冰箱多为白色?
(4)你会选择什么色调来布置一间卧室?
(5)用什么样的色彩搭配来布置联欢会场更能突出喜庆的气氛?同样的手法用在医院合适吗?
置穿着运动服装去听音乐会好吗?节日前布一个联欢会的环境,用什麽色彩搭配更能突出喜庆欢快的气氛?用同样的手法布置会议室合适吗?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组织中,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法,多从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思索和讨论,在这当中学习和认识色彩规律。在启发和引导的过程中还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的实例来使学生真正感知和理解。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发言,并引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从色彩写生训练,变成学会感知色彩现象,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淡化专业”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