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亲近文字的文言文教学推荐
高中三年语文学习,从必修到选修,到复习备考,学过的文言文超过百篇。应该说,选文不可谓不经典,数量不可谓不大,但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面对文言文的最大问题依然是“读不懂”。《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中,周振甫先生提及张元善先生把对文言文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记了一些生字、句子,为“点线的懂”;记住了书中的生字、句子,为“平面的懂”;读熟书本,理解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变化,懂得作者的写作用意,为“立体的懂”。要做到“立体的懂”,必须让学生亲近文言文。缩短学生与“言”的距离,理解文言的字、词、句以及变化;拉近学生与“文”的距离,把握文言的文化、精神。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教学实践,试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
一、四步学习,文言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在针对高中生文言学习的调查中发现,遇到文言字词疑难时,相当一部分学生首先选择等待老师讲解,查阅工具书的比例不高,自己根据文意推断的比例更低。因此,看似学完一篇文言文,充其量只是达到了“平面的懂”。这种以接受和记诵为主要方法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遇到课内文言还能应付,遇到课外文言又束手无策了。
笔者在文言词汇教学中采用“寻疑、推断、证实、勾连(或拓展)”四步学习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第一步“寻疑”,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难以理解的字词。第二步“推断”,要求学生根据语境作出合乎逻辑的猜想。这是文言词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符合训诂学原则的学习方法,即因“文”悟“言”,根据“文意”去推断理解文章之“言意”。第三步“证实”,通过查找工具书、小组合作探讨、师生交流等方式证实或修正自己的猜想。第四步“勾连(或拓展)”,由小组合作或师生交流完成,对一些疑难的字词句作适当的延伸拓展。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学生提出字词疑难问题有二十多个,绝大部分问题通过“推断、证实、勾连(或拓展)”得到了解决。但对于“以乱易整,不武”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还是存在疑问。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的注释是:“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学生的问题是:混战或联合一致,与勇武有何关系?笔者将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注释展示给他们:“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学生认为,人教版的注释基本可以理解,但战争哪能不散乱?笔者让学生在文中寻找“散乱”的原因。很快,学生弄清了秦晋围郑的形势:“晋军函陵,秦军锬稀!苯军要进攻秦军必须渡过锼,这样x队就很难保持整齐的编队,“散乱”是必然的了。经过师生探讨,我们寻找到了对这句话比较理想的解释:“用散乱代替整齐,是不合用武准则的。”
实际上,对于“以乱易整,不武”的理解,向来争议不断,众多古文家也各执一词,比如苏教版教材的注释,上接晋、唐学人的说法,然而因为教材无法提供必要的训诂理据而无法让学生接受。我们经过探讨确定的解读也只是众多争议中一种理解而已,但这种因境求义的释义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眼中不仅仅有文字,更有文章。
二、言文融合,以微写话增长学生对文言的亲近感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成熟。”(《朱子语类》)文言素养完全可以在模仿和创新的学习实践中得到提高。我们并不提倡学生运用文言进行写作,学生包括教师生活的语言环境,决定了用文言文写作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事实上,文言写作也绝非在词句中加几个“之乎者也”那般简单。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仿照文言的用语、句式、表述方式做一些微写话尝试,如属对练习、想象扩写、一句话评点等等。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想象扩写的尝试。课堂实录如下:
师:刘知几《史通》谓《左传》“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我们看第一段文字,在一些地方惜墨如金,你们怎么认为?
生:我觉得至少有两处没有写,一处是晋秦围郑后郑国的反应,一处是郑伯见烛之武要他出使秦营的情形。
师:说得很好。请大家想一想,这两处发生了什么事?请尝试用文言写下来。请注意上下文照应。
笔者选择写得较好的两段在班上展示,请大家点评。
文段一:(晋军函陵,秦军锬稀#┲9大乱。郑伯召见群臣,群臣面面相觑,不知计将安出。
文段二:(公从之)召见佚之狐。闻佚之狐至,公急趋迎之,执手曰:“国危矣,烦公出使秦营,说退秦师,朕定当加官进爵。”
生:我说文段一,“不知计将安出”写得非常好,很像文言文。
师:你是怎么写的?
生:我写的是,“郑伯大惊,召见群臣,群臣莫对。”
师:简到极致了。
生:我觉得第二段中,有两处用得不太好。“烦公出使秦营”改为“烦子出使秦营”比较好,因为郑伯不能称烛之武为“公”,下文郑伯对烛之武的称呼就是“子”;“朕定当加官进爵”改为“寡人定当加官进爵”比较好,“朕”是从秦始皇开始起,用作皇帝自称的。
师:这两个地方改得好。
生:我觉得文段二中,有一个地方写得太绝了。“急趋迎之”把郑伯的动作、心理写得很传神。
生:我认为“定当加官进爵”的说法不太好,从下文看,烛之武已经很老了,哪里在乎什么“加官进爵”?另外,这么说,是不是显得郑伯太功利了?
师:你觉得怎么说比较好?
生:我写的是,“寡人定不忘全国之恩。”这样说比较委婉。
师:“全国之恩”运用了使动用法,非常好。
学生模仿文言写话,首先调动的是脑中的文言积累,从学过的文言文中寻找模仿对象。比如“计将安出”来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趋”“全”的用法分别出自“入而徐趋”(《触龙说赵太后》)和“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两句。实践证明,文言微话写作较出色以及懂得欣赏的学生拥有较为出色的文言素养。
让学生写一写简短的文言,目的'并不在于教会学生用文言写作,而是引导他们亲近文言、咀嚼文字,不失为言文有机融合的一种策略。如果学生能达到余光中先生所认为的“白以为常,文以应变”的境地,那自然是意外之得了。 三、“言”“文”相融,拓展文言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紧跟“考试指挥棒”,简化为词语理解、句式整理、语句翻译、内容梳理等任务的简单叠加,功利性的文言教学忽略了文言经典的文本价值。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指出:“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实用,在于文化。”文言经典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充溢着丰厚的人文精神。重“言”轻“文”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觉得学习无趣,视文言文为不好玩的“第二外语”。这样学习文言文,也大都只做到了“点线的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论辩艺术是绕不过去的教学内容。只要给学生时间充分接触文本,他们能很好地做出解读。课堂实录如下:
师:大家想一想,烛之武能够不辱使命退秦师,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标题“烛之武退秦师”,“退”前面可以加一个什么词?
生:我觉得烛之武能成功,靠的就是他的论辩技巧。我加的是“说”“烛之武说退秦师”。
师: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能具体说说烛之武的论辩技巧吗?
生:比如前两句话,烛之武先谦卑地说“我们知道我们死定了”,姿态放得很低,这样就赢得了秦穆公的好感。
生:我不太同意“放低姿态赢得好感”的说法,我觉得放低姿态主要是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为进一步陈说赢得机会。如果一开口就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人家可能不会给你说下去的机会。
生:我认为是“烛之武计退秦师”。烛之武深得《孙子兵法》的真传,他运用了苦肉计、借刀杀人、反间计、欲擒故纵、无中生有等计策。
师:从用计的角度切入,很有新意。纠正一下,烛之武比孙武生活的年代要早。
生:我也认为是“计退秦师”。烛之武太会挑拨离间了,比如“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一句,一下子就点到了秦穆公最担忧的地方。烛之武揭人家短处的功夫也不错,他对整个形势了解得很透彻,就像卧龙岗上的诸葛亮一样,是个战略家。
生:我认为是“勇退秦师”。我觉得佚之狐太会选人了。我看过《东周列国志》,好像烛之武是一个养马的小官,年纪很大了,须发全白,驼背弯腰的。这个形象首先就让秦穆公放松了警惕,从另一个角度说,秦穆公也会敬重烛之武。一个养马的小官,一个老头都这么勇敢有见识,攻打郑国损失不会小,作为盟国倒很不错。
生:我集中几位同学的看法,“烛之武智勇退秦师”。
生:我认为不应该过分放大烛之武的论辩功夫。秦穆公雄才大略,哪里是几句话就能打动的。烛之武分析的几点,即使秦穆公犯糊涂,他手下的谋士也看不到吗?我觉得秦穆公根本就不想消灭郑国,他一直在等待机会和郑国结盟共同抗晋。烛之武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秦穆公最想听的就是这句话。其实,烛之武就算不讲下面的话,估计也差不多成功了。
师:那你在“退秦师”前面加了什么词?
生:我加的是“利诱”“烛之武利诱退秦师”。
生:我也觉得“烛之武利诱退秦师”比较好。下文写“秦伯说”,正是烛之武说到他心里去了,秦伯才这么高兴。
文言经典的文化就在文字之中,“言”“文”相融相生,文言学习的过程也不过是语言学习与文意理解、文化渗透交相前行的过程。从一个合适的角度切入,能够开启学生的思路,引爆他们的思维,文言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了,课堂会呈现更多的精彩,学生自然兴味渐长,亲近文言了。
总之,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因“文”悟“言”、因“言”识“文”,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文言积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亲近文言也就不再是一种理想状态了。
【呼唤亲近文字的文言文教学推荐】相关文章:
2.文言文语音和文字
7.晚安心语文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