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古诗原文及注释

时间:2021-08-31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

  [2]骤雨:阵雨。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7]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一年又一年。

  [10]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避暑录话》)。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

  柳永在词史的地位:柳词在题材方面不局限于士人的情感,时见市井气息,在词的描写内容方面有所拓宽;柳永在词调使用方面多有尝试(宋词调 880,柳用百余),尤致力于慢词,善在文字转折处用强有力的仄声字,用来承上启下,成为语气转换的枢纽,让人有"潜气内转","摇曳生姿"之感,整部作品浑然一体,丰富了词的形式体制;柳词长于铺叙,白描,语言清新自然,在写作技巧方面都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传情自然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