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的翻译赏析

时间:2021-08-31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的翻译赏析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前言】

  本诗作于元和五年(810)。柳宗元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受到牵连,于顺宗永贞元年(805)被贬为永州司马。

  【注释】

  ⑴愚溪北池:在愚溪钴鉧潭北约六十步。池水清澈,冬夏不涸。池水沿沟流入愚溪。

  ⑵宿云:昨夜就有的云。

  ⑶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这里指水边山地。

  ⑷明:照明,形容词作动词用。

  ⑸村坞:村庄,多指山村。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⑹予:我。

  ⑺偶此:与以上景物相对。

  ⑻宾:指眼前景。

  ⑼主:作者自指。

  【翻译】

  昨夜的落云闲散地飘浮在水中的小洲,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山村的茅庐。清清的池塘边高树挺立,微风吹落了夜雨带来的满树珍珠。我的心中正好平静无事,与美景相对恰如宾客与主人相处。

  【鉴赏】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这首五言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年),也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的第五年。几年来,他遭受的打击接踵而至,“国忧加身愁”使他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许多诗文中抒发胸中愤懑,表达孤寂之情。即使是山水诗,景物也不免沉寂幽静、凄清冷寂。然而这首诗并不像柳宗元别的山水诗那样借景抒怀,表达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而是以难得的欣喜舒畅之心,赏玩出眼前景物的明丽动人,抒发了暂时忘却烦忧,醉情于清新明丽的大自然的喜悦之情。因此这首诗如一道电光,在众多山水诗中显现出亮丽的色彩。

  诗题先交代了出游的时间:雨后的清晨,观景的地点:愚溪北池边,观景时的情形:独自漫步和欣赏。

  一、二句从天空写起:太阳已从天边升起来了,清晨的阳光照亮了不远处的山村,由于是夜雨初晴,雨后的残云还散布在水边山地的上空。这是两个十分工整的对仗句。“宿”对“晓”扣题点明时间,“云”和“日”是作者看到的景物,“散”和“明”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既描绘出云的情状、日的光芒,又在静景中暗含着动态。

  三、四句写眼前近景:清清的愚溪北池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池边高大的树木上雨珠垂挂,一阵风吹过,水波荡漾,树上的雨滴如珍珠般纷纷撒落,就像受惊的小动物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这两句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树”是被突出的对象,因为只有突出了高树,才能更好地表现风吹雨落的情景,写出诗人观景时的惊喜。在《藏海诗话》中宋人吴可说:“‘惊’字甚奇”。这里“风惊夜来雨”表现的是清风与雨滴嬉戏时的情状和乐趣,这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以“惊风”暗示“永贞革新”失败,众君子遭受迫害的寓意是不同的。

  五、六句直写心中感受:恰好今天心中无忧烦之事,信步走出,大自然便如热情好客的主人,捧出奇异的美景招待我,真让我欣喜不已又感激万分。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用移情入景的方法,写出了心情舒畅时所见景物的明丽动人。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成了一位热情好客的主人,他神奇而富有,热情而诚挚,诗人在他的拥抱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以至暂时忘掉了所有的烦忧,而高树就象一位爱美的姑娘永远在亮如明镜的北池水边展示自己的绰约风姿。小雨滴遇风而落就像一群在林中嬉戏的小动物闻风而逃,其机警和可爱不言而喻。诗人能写出这样情趣盎然的景物,其心情之轻松愉悦也可想而知。

  我们读这首诗,就宛如欣赏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诗中所抒发的情,与诗人所描写的景和谐而统一,在艺术处理上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