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饼》原文赏析

时间:2021-08-31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的很薄,当中夹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之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扳一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份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坎上慢慢儿的扳一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一抽一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迭。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月光饼》原文赏析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中秋节,她也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一样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迭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一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笑笑说:“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一着月光饼面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楞楞地对望了好一回,她忽然扳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谢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的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一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吃月光饼呢?

  【赏析】

  琦君(1916年7月24日——2006年6月7日)出生于浙江永嘉县,后移居台湾。现当代著名女作家。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主要著作《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月光饼出现于香港开埠初期(约1840年),在台湾被称为穷人月饼,香港及台湾传统小吃之一。由于当时物质缺乏,贫穷人家买不起广式月饼等昂贵的月饼,便以月光饼代替。月光饼材料极为简单,只是白砂糖与面粉,外表似足炒米饼,入口慢慢溶化,味道似云片糕。可是台湾的月光饼其实是番薯饼(又称地瓜饼),以地瓜或芋头代替枣泥、豆沙作主要材料。散文《月光饼》是琦君通过对家乡的月光饼的思念,寄托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是在回忆童年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