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中学创建于xxxx年,校园占地150亩,是由沧州东塑集团投资,沧州一中负责管理的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学。现有在校生近3000人,教职工177人。建校六年来,高中毕业生5764名,本一上线1652人,本二以上3405人,本三以上5205人;本一、本二、本三上线率均在沧州名列前茅。初中毕业生965名,沧州一中公助上线403人,上线率和各科平均分、及格率历年均为全市第一。
颐和中学办学时间虽然不长,却是一所有灵魂、有内涵的学校。我的教育理想,也是这所学校的教育理想是“为学生一生发展打好底色”;我们的校训是“厚德敦行励志笃学”;办学理念是“育人为本,重在发展,封闭管理,开放办学”;管理理念是“用思想管理学校,以人文提升品质”。
颐和中学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一些理念,并取得令人称赞的成绩,是因为我们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同学们,这是什么?话筒!是话筒吗?是!
我说它不是!在刚刚出生的婴儿眼里它是话筒吗?在小猫、小狗眼里它是话筒吗?所谓话筒,只是我们给它贴的一个标签,并不是它的本质。好比水有三态——固态、气态、液态,这些只是现象,水的本质是氢二氧一。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到底是做什么的?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所以我校把“育人为本”作为办学理念。问题的关键是学校要育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学校应该育“大人”,而不是“小人”。“小人”并非坏人,但是他们常常怨天尤人,遇事不从自身找原因,影响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所谓“大人”,是大心量之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他们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遇事从自身找原因。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到学校来学什么?
《弟子规》开篇讲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寥寥数语即告诫同学们要先做人,后学习。如何做人呢?说的也很明白:“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古语云:“学者觉也”,是说学习是为了觉悟。
学习的目的是知“道”。原先不知道的,通过学习知道了。但这并不是“学习目的”的本质。
什么是“道”?道是做人的道理,即五伦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长幼有序,夫妻有别”。这是自然伦理,是自然法则。
什么是“德”?德是顺从自然法则,这是人的本位。做人要归位,德不孤,必有邻。
“厚德载物”实际是告诉我们任何大的成功都要有德行作为承载。
德行是碗,知识和财富是里面的水。碗越大,装的越多。现在一到假期,家长给孩子报班补课的特别多,实质上这种补课意义不大。现在的孩子确实需要补课,急需补的是传统文化这一课,这是根本。一个孩子如果知道了如何做人,他的学习也就不需要别人去管了。
当代中学生应该从何做起?
孝是德之根本,一个人一定要懂得孝,要有感恩心。
习劳知感恩。自己的衣、袜勤洗干净,东西摆放整齐,吃饭不剩一粒米,饭后将餐盘送到指定的位置,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帮助家长做家务,劳动可以培养责任心,这样将来就会知道担当、不抱怨,这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再比如考试,拿到发下的试卷,一看考了100分,应该油然而生一颗感恩心,感恩老师、同学、家长、学校、社会。如果生出的是傲慢心,或成为让家长给买手机、电脑的条件,这不是考试的真正目的,你的这个100分是大大打了折扣的。
当代社会对青少年的诱惑太多,危害极大,希望同学们要有一颗明亮的眼睛,怎样才能够做得到?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
《弟子规》讲:“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如果不是讲圣贤道理的书或物,一概摒弃一旁不要理它,它会蒙蔽我们的智慧,会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不要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也不要自甘堕落而放弃自己,圣贤的境界虽高,但只要按步就班,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人人都可到达。
《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如果我们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做起,就能够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正是颐和中学所倡导的“男生做翩翩少年有绅士风度,女生做大家闺秀具淑女风范”。《弟子规》这本书同学们应该认真的反复诵读,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郁闷的时候读,高兴的时候也读,日久定会深入内心,你的人生将会从此而改变,在颐和你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分数,而是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