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评课稿

时间:2021-08-31

  胡媛媛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音乐教师,教龄十年。她所执教的《盲人摸象》一课是一首近年来新创作的优秀的、教材外歌曲。本节课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与细致地课堂教学组织下,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很好的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

《盲人摸象》评课稿

  本课的教学突出了三个“变化”,即学生变了、教师变了、课堂变了。

  第一个变化---学生变了

  以前的音乐课,由于受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学生不太喜欢上音乐课。本节课改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淡漠,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上音乐课,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了。

  学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教材内容贴近学生且富有深刻的寓意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以学生日常接触的“中国寓言”为素材,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所承载的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教育因素,这种选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亲切感。其次,两首作品的选择带有更深刻的寓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不仅学会了知识及学习的方法,更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2.学习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由原来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本节课教师改变了枯燥的传授、简单的教唱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听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创中学,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调动身体更多的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学生更爱音乐课了。

  第二个变化—教师变了

  首先,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树立以学生为主位,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老师充分给学生选择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已来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己来分析歌曲,自己来设计如何演唱这首歌曲,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同时,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引导者、促进着、合作者、研究者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变化和发展,教学中利用引导启发、同伴互助,互教互学等方式方法的互换,全面改善了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第三个变化--课堂变了

  本节课课堂教学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三维目标变了

  新课程确立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音乐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本节课在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落实上将三维目标有机的整合,主要体现在: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做为重要目标放在首位:教师带领学生从作品内涵的感知入手,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将作品的情感与自己动情地表现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本节课教师通过学生聆听、感知、思考、探究、质疑、创新、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学习的体验,为目标的达成提供有效的途径;知识技能作为学习的手段:本节课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较多,如,节奏与节拍、视唱练习、复三部曲式的理解及变现等等,教师不是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为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游戏、肢体语言、画图谱等)有机结合,让知识与学生的能力和谐发展。

  2.课堂教学活起来了

  “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本节课的课堂充满了生命力,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延伸、拓宽和重组,并注重了教材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个性展示的机会,课堂呈现出了思维活跃、情理交融、肢体感知、师生互动的景象,做到了音乐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本节课在胡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圆满完成了预期教学目标,能够看出学生喜欢这样的音乐课,是一节成功的课。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看出还存在的一些不足,老师还应再解放思想,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放手,让孩子充分展示自主学习的空间。愿胡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思考、磨炼、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