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评课稿

时间:2021-08-31

  《认识钟表》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主要是教学生怎么看时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评课稿,欢迎参考阅读!

认识钟表评课稿

  认识钟表评课稿1

  李老师和刘老师虽然都是上《认识钟表》这节课,却展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刘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 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刘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导入时利用菲菲起床的故事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菲菲上学的故事贯穿在整节课堂中。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刘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看课件上的钟面,仔细看看,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黄老师还设计了师说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刘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在认识整时时出示小女孩起床图,

  引出这是几时的数学问题;为了使学生熟练地认读整时,并会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同一个时刻,刘老师让学生观察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写下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让学生巩固新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本课中,学生对于电子表式的记时方法或多或少有所感知,甚至在父母的指导下曾经尝试过认识时刻,因此,教学没有必要完全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模式,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教学,让他们在“似曾相识”的基础上加深认识。这既能增强学习的亲切感,又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学生自己操作时没能一一照顾到,少数学困生感觉吃力;不能怕学生说错,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李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从整体上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整节课教路清晰,教态自然,课堂教学效果好。纵观本课有这样几个特点:

  1.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李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课一开始就通过一个小谜语的活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并用起床图巧妙地过渡到闹钟的出场,并围绕闹钟表面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对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认识;在复习巩固时,李老师设计了生日晚会打电话的情境,让学生思考过一小时是几时,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李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操作、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李老师还设计了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

  3.小学数学教学应贴近学生,让学生感到亲切。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要贴近学生,利用他们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效组织教与学的活动。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再比如出示小明上午10时做作业,晚上10时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10时。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些许不足之处。比如:

  首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拨钟时,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其次,由于是刚上学的学生,不是经常进行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再如:你是怎样知道是7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问题。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好数学、热爱数学。

  认识钟表评课稿2

  听了洪老师的《认识钟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观察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会拨弄几整时,让学生从小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总体来说洪老师的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思路相当清晰。教学过程主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做一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开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容易兴奋,也容易分散。教学中孔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堂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来学习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洪老师充分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猜谜语的形式开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出示形状各异的钟表,把学生带进钟表王国,让学生沉浸在钟表的世界中,激发了学生想要认识的钟表的情感。接下来在看钟表、拨钟表、修钟表的活动中,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学习热情很高,学得很开心,很扎实。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

  洪老师在这节课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通过观察发现钟面上的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在认读整时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学生拨整时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洪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如开课时,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钟表,什么样。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