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听评课稿

时间:2021-08-31

  评课也像写文章一样,一般分为三段。第一段总的述说自己听完本节课后的整体感觉,第二段详细述说自己产生这些观点的根据和理由,第三段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不同意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听评课稿范文,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分享。

小学听评课稿

  小学听评课稿

  首先,本节课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贯穿全课,极大地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如:以格林童话主人公小熊嗒嘀嗒情景引入分苹果;以打老鼠游戏进行巩固练习等。其次,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新知,并结合师生互动小游戏在学生学得有效又有趣。第三,教师能把新知识化解为几个梯度逐步展开,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紧紧相扣。

  如,导入环节的学生手中有几个苹果图片有的不足10个,教师追问再拿几个就10个,以此渗透10的组成,为新知识的探索做好铺势,如对10的组成几种分法也由集体模仿到独立,尝试到发现规律,逐步推进,建构数学模型。第四,郭老师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多次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借此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表达能力;多次指导学生注重写字姿势,表扬学生声音响亮,指导正确发音“十”读“Shí”。

  几点建议

  ① 在出示几组10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发现规律这一环节,教师留给时间思考太少,显得教师太急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在这个很有数学探索价值的环节,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思考、交流、总结,而不是怕后边的练习无法全部完成,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是应该给学生探索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还是完成教师课前预设的每个练习,在课改回归理性的今天,教师应知道如何选择。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更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同时也能体现教师是否真正领会新课改理念,是否以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②本课课末有连续5个的练习应用,形式活泼多样,生动有趣,但因为时间紧迫,教师为了完成全部练习,如似赶场子。练习重要的是应扎实有效,如本末倒置,反而会显花哨、繁杂。

  ③评价语言较为单一,全课中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有8次给予“声音响亮”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上的评价语言除了生动丰富外,要体现数学味,要有针对性,既能激励又能导向。

  二、《搭配中的学问》

  陈丹凤老师与何立娜老师执教同一课题《搭配中的学问》。下面我就谈谈听完这两堂课后的一些思考。

  第一,两位老师都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标准》中指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这两节课中,两位老师从设计搭配衣服的情境引入,再到午餐菜式搭配到游玩线路等一系列与学生熟悉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参与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第二,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从依靠实物图片表示到连线表示到符号表示,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抽象模型的自主建构。相比之下,陈老师设计了以“笑笑一天的活动”为主线的搭配活动,过程更为流畅,思考探索的过程更为连接。

  第三,如果说课堂预设的方案凝聚者执教老师背后团队的集体智慧,那么对课堂上生成的处理才显现出一位老师的真功夫。我认为对课堂生成的处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二是评价。

  我记得吴正宪老师说过:“课堂上老师怎么评,学生就怎么走。”教师好的评价可从激励学生向更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可以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但这两位老师在课堂上评价做得不够,语言笼统空泛,而且有的学生非常好的发言,教师也弃之不理赶紧抛出下一个问题。如陈老师在课上有这么一段:老师要求学生用连线表示2件上衣和3件裤子的搭配,请了一名学生A上台板演,这名学生未能按上衣或裤子的顺序逐一搭配,出现了混乱。

  生A归位后,老师问:哪位同学说说她刚才是怎样连的?生B回答时把自己的方法说了一遍(有序),师未做任何评价又问:“刚才上台的同学是怎样连的?”又请生C来回答。显然生B的发言答非所问,但她连线的方法是很有序的,表述也很清晰,我建议老师可这么评价:你这样连线很有序,这样连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要是上台的同学能像你这样就不会出现那小问题了,下面的同学谁知道台上的同学出现了什么小问题了。

  这样既重申的搭配中应注意的问题,肯定了生B,又含蓄地指出生B回答的并非教师所提问的。等生C指出生A的小问题之后,教师可再次评价生C同学非常用心学习,能关注到其他同学,同时我们也谢谢生C同学,你出现的这个小问题,让我们更懂得如何有序地搭配。

  以上是我对这三堂课的几点看法,不成熟之处请专家老师们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