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的,总是有人,将来还会有人,总是想找大牌名气大的人,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给自己的美国留学申请做推荐人。也有很多美籍华人,借着自己的美籍身份,骗国内不懂事的父母,说自己认识某某某某,是某某大学的教职,可以给你写推荐信,帮助你做申请,然后坑钱以几百到上千到上万美金或人民币不等。但是,若我们仔细看《唐顿庄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就是推荐信本来应该有的作用。其二,就是推荐人的选择。
总有人问推荐信到底起什么作用,简单来说,推荐信是不了解你的人通过了解你的人对你的陈述来了解你的工具。说的更加高大上一点,就是推荐信是推荐人为你的信用背书。在讲究信用(倒不一定是诚信)的西方社会,这点很重要。你看看唐顿里有个女仆,因为与在庄园养伤的军官乱搞,最后Mrs Huge辞退了她并且拒绝给她写推荐信,然后,就挺惨兮兮的了,找不到工作,沦落到做性工作者了。还有另外一个女仆,与伯爵三女婿前司机布兰森搞暧昧那个,还想借机要挟布兰森,被管家婆Mrs Huge强势打击,最后以承诺给她一封高大上的推荐信,换来了她自主自动地永远离开了唐顿,为布兰森成功解围,可见推荐信是一个多么有分量的人际斗争筹码。而其背后暗含的,则是一位万恶的资本主义的苦命劳工的就业与职业前途。一封信,决定你下一步的人生。所以,小苦工们都不敢对这个掉以轻心。当然,留学申请的推荐信也是很重要的。因为顾名思义,推荐信就是那么个东西,何况米国还是英国人殖民后发展起来的,而像哈佛这样的早期米国大学,也是由英王颁布特许状而办起来的。
其二,就是关于推荐人的选择。人家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苦工,竟然有幸在伯爵家做工,而且生活看起来也还不错,虽然伯爵自己都差点破产好几次了,仍然舍不得裁员什么的,比起现在的投行银行国企私企,真是只能用2来衡量了。说回推荐人,为什么这些苦工们不找伯爵要推荐信?而是找那个管家老头卡尔森和管家太太(不是卡尔森的太太)Mrs. Huge要推荐信呢?伯爵贵带爵号,坐拥his lordship,不是应该更加有影响力,有说服力么?英国人怎么不像中国人一样,动辄要找院士,要找院长,要找银行行长写推荐信呢?越级找地主写信,不是看起来比地主他们管家级别更高,好看很多么?
非也。这里面最核心的,推荐信的可信度,或者说服力,与推荐人与被推荐人之间的社会距离的立方成反比。(牛顿说,两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其距离平方成反比。)
何谓社会距离,在雇佣关系上讲,就是职级的差距(当然,要看具体执行工作事务的情况)。而其他关系,通常是学术关系或者是生意关系,则是由交往层级来决定的。一个学生与任课教授的距离,近于其与不任课的教授,系主任,院长,校长的距离。而一个做技术客服的人,与客户公司的相应技术工程师的距离,比与对方老总的距离,要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