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以来并不愿担任备课组长一职。原因之一,是因为即使是一个小组长,对自己也是一种束缚,身、心的自由于我是最重要的。当然我很自律,除了上班有时不准点到之外。原因之二,性格太直,除了一颗真诚的心,不懂人际交往之技巧,还不屑于此。
在最初的设想里(暑假里),本学期备课组大的活动有三项:其一,过程性评价量表的实施;其二,课题的推进;其三,彼此互听一节课,并撰写评课报告。但开学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我望而怯步。
首先每个人的周课时量很大,大家都处在一个很疲劳的状态中。人在疲劳的状态中是没有思考的,即便有,质量也是不高的,每个人沿着惯性完成着每天的工作。
其次,备课组的第一次活动,让我很失望,是关于课题推进的。记得在上学期的最后一次备课组活动中,我们彼此分工了在假期里的任务。但我发现,你们只是在应付而已。在这方面我有很大的责任。
关于科学课程校本化,在我内心一直是排斥的。虽然我从没有做过官方性的课题,但我明白教学科研来源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其实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国家课程校本化从许多方面都脱离了蒙山的实际情况。这里单表一枝,当我们提出牛津科学校本化的时候,头脑里有没有装着学生呢?或者反过来说更贴切些,鉴于蒙山学生的实际,牛津科学要进行校本化的研究。在我的理解里,教育教学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师个人的利益,也不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档次,而是为了改变学生,提升老师。学生改变了,老师提升了,学校也就发展了。我曾试图把课题往这方面引,但还是很牵强。
或许我对课题的排斥情绪,影响到了你们的积极性。
这个课题最后让张丹凤老师负责,我是有私心的。自己身体向来弱,经常是只动口不动手。让小张负责,工作的主动性会强些,课题的推进会顺利些,我会省力许多。但事实并不如我所料。关键在于这个课题不是你我之想,是徐校长交给我们的任务。现在我几乎不过问这个课题了,作为备课组长,一定是失职的。觉得自己没有把工作做好,所以有点怕见到徐校长,好在他在南校。因为我还是很在乎徐校长对我工作的评价的。
会上课的老师,不一定会评课,因为评课不仅需要自己对专业有较深的研究,而且需有理论的支撑。评课能力的提高,预示着你的教学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初步设想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是借助科学群,把各自从网络上看到的有价值的文章贴在群里共享;二是彼此互听一节课,撰写评课报告。但开学后,我就打退堂鼓了,看到你们这么大的工作量于心不忍。再者自己九月份的身体状况差到极点了,所以根本没跟你们谈起过这个设想。而我自己一直在这么做着。
也许你会奇怪,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老实说,在金山区教科学,若要混日子,很容易的。以目前我们备课组的整体教学水平,即使停止不前,再过五年,区内其他学校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除了我们自己,谁还在乎这门课程呢?一直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地生长与体验,它跟年龄无关。所以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向上的团队中,而我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有责任去营造这样的一个氛围。其实我没有那么高尚,是带着很强的私欲的,只是我的私欲与别人的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