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两会代表建议中小学不再禁止方言

时间:2021-08-31

  导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等12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及早保护方言的建议,建议加强对方言的调查和研究,中小学不再禁止方言,适当安排方言教育,条件允许下,建立方言博物馆。

2016年两会代表建议中小学不再禁止方言

  建议指出,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还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年轻一代方言“退化”的现象非常明显。其中,城市比农村严重,大中城市比小城市严重,小的方言区比大的方言区严重,南方方言区比官话方言区严重。

  李礼辉以家乡福建莆田为例:“家乡的方言是莆仙话,属于南方方言中的闽方言。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住在市区的亲朋好友变得越来越爱说普通话,往往是常住在北京的我说莆仙话方言,而常住在莆田的他们却宁愿说普通话。更加令我惊诧的是,年轻的一代,从孩童到青少年,有许多人不大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了。他们只能用不很标准的方言说几句简单的诸如问候的话,却难以用方言叙事说理,更说不来方言俗语。”

  而李礼辉认为,流行于民间的俗语,包括谚语、俚语、歇后语等,往往地方色彩很浓,而且颇有趣味性。比如莆仙话用“拗手骨”表示“不给面子”,用“三岁两秋”表示年龄幼小,用“程咬金三下斧”讽喻某人本领低下,用“嘴尖”比喻“多口多舌”,用“花嘴”比喻“花言巧语”,都十分生动贴切。

  建议提到,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例如东北方言,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二人转”如果离开东北方言,那一定无法“转”动。

  而现实中方言使用频率越来越低,让李礼辉萌生一种担忧:多少年后,那些承载着厚重文化的'美丽的方言会不会逐渐衰落甚至消失?

  建议指出,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这首先在于语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之中。

  为此,李礼辉等12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尽早着手保护方言。

  建议具体包括:国家制定保护方言的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加强方言的调查和研究,设立专项资金,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学者对全国方言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查(重点调查濒危方言、弱势方言、城市方言),积累丰富的方言资料(特别是有声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系列研究,并为政府制定方言保护方案、编写方言教科书等提供专业指导;中小学不再禁止方言,并适当安排方言教育;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更加重视推广方言;在城市的一些公共空间实行普通话和方言双语播报;建立方言博物馆。

【2016年两会代表建议中小学不再禁止方言】相关文章:

1.两会声音:人大代表建议延长春节假期

2.2016年全国两会代表建议设离婚缓冲期

3.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区别

4.中小学项目建议书

5.两会建议明确办理毒品案件证据规则

6.人大代表建议修订收养法

7.两会教育话题会议总结

8.关于两会的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