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昌森同志在全省农住建和压迁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1-08-31

尊敬的王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煤矿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和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会议,王省长非常重视,会前提出明确要求,今天又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住建厅的杨厅长也要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部署。会后,全省煤炭系统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王省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重点就压煤村庄搬迁工作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全省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重点产煤地区各级政府、压煤搬迁部门和煤炭企业,对压煤村庄搬迁和因采煤造成建筑物损害赔偿等工作高度重视,地矿之间密切协作,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搬迁步伐明显加快。全省煤炭系统累计投入搬迁资金35.2亿元,搬迁村民26125户、90271人;解放煤炭可采

  储量2.57亿吨,有效缓解了部分煤炭企业开采接续紧张的局面。

  ——民房斑裂责任认定和经济赔偿工作扎实推进。全省共处理因采煤造成的民房斑裂矛盾纠纷近百起,涉及村庄258个,农户3.2万余户,总面积325.7万平方米,保护了矿区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了矿区工农关系。

  ——采煤塌陷地治理卓有成效。煤炭企业累计支付绝产地征地费和减产地补偿费30.2亿元。截止2009年底,全省治理采煤塌陷地6.5万亩,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恢复了使用功能。

  ——“绿色开采”成效初显。2007年以来,全省煤矿累计投资6.6亿元用于充填开采,有37处煤矿实施了充填开采,占大中型煤矿总数的36%,累计充填矸石874万吨,实现以矸换煤产量786万吨,增创效益约15亿元。

  ——助推了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十一五”以来,通过压煤村庄搬迁,12个村并村合建,9个村迁到城镇驻地附近,共建成公寓楼119栋,3163户村民住上了楼房。节约土地2100亩。此次会上命名的五个示范村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地矿双方、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得益于矿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得益于各级政府压煤搬迁部门和煤炭企业工农关系部门扎实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局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总结“十一五”以来的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实践,也赋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压煤村庄搬迁的关键。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压煤村庄搬迁寸步难行。多年来,各级领导一直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有关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必须加快压煤村庄搬迁。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现场会上,姜大明省长又专门要求“要加快采煤塌陷区和压煤区村庄搬迁改造,维护群众安全,促进煤炭生产”。王军民副省长多次听取专题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对《关于做好煤矿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和压煤村村庄搬迁工作的意见(试行)》逐字逐句进行了精心修改,今天又亲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各重点产煤市、县建立了“政府主导、乡镇主办、部门协调、企业配合、村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了乡镇是搬迁实施主体、搬迁办是搬迁协调主体、煤矿是搬迁投资主体、村委会是建设主体,合力推进压煤村庄搬迁。泰安市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并全力支持压煤村庄搬迁工作。肥城市委、市政府把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纳入全市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压煤村庄搬迁“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问题“市长协调机制”。济宁市建立了地企联席会议制度。菏泽市委、市政府把压煤村庄搬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协调、常务副市长具体抓,定期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出台实效性、操作性较强的办法和措施,为推进搬迁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二,注重结合是推进压煤村庄搬迁的有效途径。压煤村庄搬迁工作头绪繁多、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必须做好结合文章,兼顾并重、协调推进。各产煤市、县和煤炭企业抓住全省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有利时机,创造性地把压煤村庄搬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与区域化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以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带动压煤村庄搬迁,以压煤村庄搬迁促进矿区农村住房建设,相互借力推动,实现了矿区农村住房建设和压煤村庄搬迁工作互促双赢。莱芜市将全市54个压煤村纳入“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菏泽市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对压煤村庄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居住习惯,合理确定新村单体户型和村庄总体规划;宁阳县以压煤村庄搬迁为契机,实行并村入镇、小村并大村,建设新村镇;嘉祥县借助压煤村庄搬迁政策,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调整,将有搬迁任务的老僧堂乡定位为“农业产业化乡镇”、大张楼镇确立为“工业主导型乡镇”,实现了乡镇经济发展新突破。

  第三,不断创新是做好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强劲动力。创新出活力,创新显生机。全省重点产煤地区的各级政府、压煤搬迁部门,积极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压煤村庄搬迁模式,有力推动了压煤村庄搬迁工作顺利推进。肥城市探索出“政府监管、矿村自愿、经费包干、限期完成”的协议搬迁模式;宁阳县采取“规划搬迁”模式,调动煤矿、村民和地方政府三个积极性;滕州市实施用地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节约集约型转变、工作机制由企业为主向政府主导转变、新村建设方式由农民自建向统一建设转变;邹城市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签订建房协议和统一旧村腾空时间的搬迁模式,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参与压煤搬迁的积极性。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矿区的本质要求。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在压煤村庄搬迁工作的每个环节、每项步骤上,都注重细心了解和研究群众的利益与诉求,尽力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济宁市在选择新村址时,充分征求多数群众的意向,尽可能方便搬迁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优化了搬迁工作环境。各煤炭企业严格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保证补偿资金按时到位。肥矿集团在发展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支付补偿资金,做到了不折扣、不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