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万众瞩目的P2P借贷监管细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或本办法)终于出台。与之前的猜测、传言相比,这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有什么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监管思路?零壹研究为您一一解读。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及依据] 为规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保护出借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监管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制定本办法的法律依据,不多说。
第二条 [适用范围和释义] 在中国境内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办法所称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企业。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本办法所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指各省(区、市)政府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部门。
这里对网络借贷的定义与《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稍有不同,《指导意见》指出“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本办法所说的网络借贷实际上是指《指导意见》中的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
值得注意的是:
1. 本条中的个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说明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直接借贷
2. 沿用了信息中介的定义,明确网贷中介机构只能是信息中介,而不能是资金中介和信用中介。
第三条 [基本原则]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照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务,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此处的“四不得”为老生常谈,即“四条红线”,但其实存在一些法律方面的不严谨之处,末尾讨论。
借款人与出借人遵循“借贷自愿、诚实守信、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原则承担借贷风险。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承担客观、真实、全面、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的责任,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
借款人与出借人风险自负,网贷机构“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再次强调了“信息中介”的定位。
第四条 [管理机制] 按照“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监管原则,落实各方管理责任。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制定统一的规范发展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制度,指导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做好网络借贷规范引导和风险处置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公安部牵头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进行互联网安全监管,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规范引导、备案管理和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指导本辖区网络借贷行业自律组织。
明确分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要负担很大的监管责任。但与之前的猜测相比,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有所弱化,未明确提到这类组织的(辅助)监管职责。
第二章 备案管理
第五条 [备案登记] 拟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包含其分支机构,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携带有关材料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理备案登记。备案登记不构成对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权根据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则对备案后的机构进行评估分类,并及时将备案信息及分类结果在官方的网站上公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还应当依法向通信主管部门履行网站备案手续,涉及经营性电信业务的,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评估分类等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采用备案制,不发牌照,不设注册资金本门槛,与本月初透露的监管细则一致。
第六条 [机构名称] 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的机构,其机构名称中应当包含“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字样,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管你以前叫什么金服还是什么金控,什么金融信息还是什么投资咨询,现在统统要改名“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到时候工商局有得忙了。
第七条 [备案变更]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并进行备案信息变更。
第八条 [备案注销] 经备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拟终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应当在终止业务前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并办理备案注销。
经备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宣告破产的,除依法进行清算外,由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注销其备案。
本条有遗漏,光备案注销不行啊,尚未执行完的借贷合同怎么办?以前还款都是通过平台中转,现在平台不干了,借款人怎么把钱还给出借人(投资人)?
第三章 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
第九条 [机构义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为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贷信息的采集整理、甄别筛选、网上发布,以及资信评估、借贷撮合、融资咨询、在线争议解决等相关服务;
(二)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三)采取措施防范欺诈行为,发现欺诈行为或其他损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形,及时公告并终止相关网络借贷活动;
(四)持续开展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引导出借人以小额分散的方式参与网络借贷,确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贷风险;
(五)按照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要求报送相关信息,其中网络借贷有关债权债务信息要及时向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报送并登记;
(六)妥善保管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料和交易信息,不得删除、篡改,不得非法买卖、泄露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
(七)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接受反洗钱监督管理;
(八)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查处金融违法犯罪相关工作;
(九)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政府规定的其他义务。 网络借贷行业中央数据库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本条最大的亮点,也堪称本办法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中央数据库,这其实是网贷行业的基础设施之一,有了中央数据库登记所有网贷平台的所有债权债务关系,一人多贷问题、债权纠纷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还可以辅助进行征信。
第十条 [禁止行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
(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所谓的“自融”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所谓的“资金池”
(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所谓的虚假宣传
(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这个猛!这意味着未实名注册用户到网贷网站上无法看到具体项目信息了,也意味这网贷机构以后不能直接做项目广告,只能做业务类型广告和品牌广告了。
(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网贷机构不是放贷组织,不能自己放贷款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所谓的“期限错配”,往往意味着构建资金池或提供虚假合同。
(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分业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风险隔离,但是初衷虽好,可能被轻易绕开。
(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同上条
(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所谓的虚假宣传和误导性宣传
(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禁止借钱炒股、当然包括臭名昭著的股票配资,但从“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的角度出发,似应禁止一切借钱从事金融产品投资的行为
(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此前已经明确透露过
(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本条是所谓的负面清单,但是严厉程度比之前泄漏的版本要高,尤其是第四条可能将极大推高网贷平台的获客成本。
第十一条 [实名注册]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与借款人应当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核实的实名注册用户。
从反洗钱、反诈骗和合同规范性等多个角度来看,都有必要。
第十二条 [借款人义务] 借款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及融资信息;
(二)保证融资项目真实、合法,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贷资金,不得用于出借等其他目的;
(三)按约定向出借人如实报告影响或可能影响出借人权益的重大信息;
(四)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
规范借款人自身的信息披露要求
第十三条 [借款人禁止行为] 借款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